【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核技术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子源。
技术介绍
加速器中子源是利用离子源产生的氘离子或氘氚混合离子,经过加速电场的加速,获得一定的能量,在靶上发生D/D或D/T聚变反应,并在4π方向上放出中子。加速器中子源产额高,关断电源后没有中子产生,使用方便,可控性好,安全性较高。利用加速器中子源产生的中子束进行中子照相、治疗、违禁品检测等工作时,可以实现小型化及可移动的中子源,应用前景广阔。用中子进行照相、治疗等工作时,通常希望中子产额越高越好,同时还希望焦斑小,提高中子束的准直特性。离子源的引出孔径一般只有几个毫米,束流强度几十毫安,增大孔径虽然可以提高引出的束流强度,但是会影响离子源的工作特性以及初始的离子束光学特性。另外,采用单孔引出的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加速后的束斑截面束流密度呈高斯分布,峰值密度比平均密度高出60%,靶上高密度部分成为薄弱区,影响整个靶的使用寿命。一般在需要强流离子束输出时,多采用多孔引出,可以得到极高的离子束流强,比如:开孔数量足够多时,可以引出流强高达几个安培的离子束。但是,多孔引出离子束束斑截面都比较大,在需要产生点源特性中子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源包括多孔离子源(1)、初始聚焦电极(2)、加速电极(3)、四极透镜(5)、移动靶(6),多孔离子源(1)输出的离子束(4),通过初始聚焦电极(2)和加速电极(3)后获得额定能量,然后穿过四极透镜(5),形成扇形离子束,扇形离子束轰击移动靶(6),产生与等效焦斑(7)相同特性的出射方向中子束(8);所述的移动靶(6)的轰击面为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源包括多孔离子源(1)、初始聚焦电极(2)、加速电极(3)、四极透镜(5)、移动靶(6),多孔离子源(1)输出的离子束(4),通过初始聚焦电极(2)和加速电极(3)后获得额定能量,然后穿过四极透镜(5),形成扇形离子束,扇形离子束轰击移动靶(6),产生与等效焦斑(7)相同特性的出射方向中子束(8);所述的移动靶(6)的轰击面为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离子源(1)的输出孔排列成间距相同的矩形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始聚焦电极(2)上开有聚焦孔,聚焦孔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多孔离子源(1)上的输出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海,李彦,唐君,娄本超,薛小明,牟云峰,李小飞,胡永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