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5440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包括均衡电源、N个电池单体、2N个MOS管、2N个二极管和N个驱动电路;其中,N个电池单体串联连接,N大于1;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的栅极与驱动电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均衡电源的正极或电池单体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均衡电源的负极或电池单体的正极连接,每个驱动电路中均设有电压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选用MOS管作为均衡开关,为每个电池单体设置两个MOS管和两个二极管,其抗震动冲击性能更好,更加安全可靠,且成本低、体积小,是一种无损主动均衡电路,满足社会需求,易于推广,非常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电能均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离子电池做为主要电源,主要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循环寿命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但是在串联电池组中,虽然通过单体电池的电流相同,但是其容量不同,电池的放电深度也会不同,容量大的总会浅充浅放,而容量小的总会过充过放,这就造成容量大的衰减缓慢、寿命延长;对于电池包中众多的单体,尤其对处于串联连接的单体而言,要保持其彼此间良好的一致性是十分关键的。尽管电池组在串联时会进行一些特定筛选,使各电池单体性能趋于一致,但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电池单体的性能会出现不匹配现象,导致电池单体间的容量差逐渐加大,最终会影响整体电池组的电量。现有技术大多通过电阻来实现对电压高的电池单体进行放电,这种方法均衡电流不大,通常只有几十个毫安,而且电阻会消耗掉电池单体的电能,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也有用继电器作为切换开关来实现均衡电池单体的,此方法存在振动失效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该电路安全可靠、抗震动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电源、N个电池单体、2N个MOS管、2N个二极管和N个驱动电路;其中,N个电池单体串联连接,N大于1;所述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的栅极与驱动电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均衡电源的正极或电池单体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均衡电源的负极或电池单体的正极连接,每个驱动电路中均设有电压检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OS管实现锂电池电能主动均衡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电源、N个电池单体、2N个MOS管、2N个二极管和N个驱动电路;其中,N个电池单体串联连接,N大于1;所述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的栅极与驱动电路连接,MOS管的漏极与均衡电源的正极或电池单体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均衡电源的负极或电池单体的正极连接,每个驱动电路中均设有电压检测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MOS管为N沟道MOS管或P沟道MOS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用MOS管代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均衡电源的输入电压为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均衡电源、3个电池单体、6个MOS管、6个二极管和3个驱动电路;6个MOS管分别为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6个二极管分别为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均衡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辉曹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鑫光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