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43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该表带与手表的表盘之间通过一盖板连接,该盖板的上方配合一档板,所述表带包括上表带、下表带及包覆在上表带与下表带间的FPC,所述下表带与盖板注塑成型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表带内部嵌设FPC,增强信号的接收,达到满足天线接收要求,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盘是与盖板包胶注塑成一体取消了生耳杆及与生耳杆配合的螺丝,可比现有的手表外观更具美观及质感,盖板与挡板及表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可靠,旋钮的结构简单拆卸安装都很方便,不会造成盖板的损坏,可大大提高拆卸安装重复使用的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特别是指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手表,是指内置智能化系统,可连接于网络实现多功能的手表,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为了满足上述功能,智能手表都具有无线发射或接收通讯信号的能力,所以智能手表的表盘内都会设置天线,但是表盘的体积固定,天线体积小,信号接收能力和发射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要求。另外,现有的表带与表盘的连接是通过一生耳杆和螺丝固定在一起,当需要对表带进行更换或维修时,需要借助专业开启螺丝,将表带从表盘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修,但是生耳杆和螺丝为细小的零部件,表盘与表带的连接都需要借助专业工具方可实现,在拆卸或者锁合的过程中,用力稍稍过大就可能导致变形或零件散掉不能再用,而在佩戴该手表时,该表带靠生耳杆和螺丝连接同样存在螺丝松动的风险。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手表与表带上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表盘与表带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外观更加美观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该表带与手表的表盘之间通过一盖板连接,该盖板的上方配合一档板,所述表带包括上表带、下表带及包覆在上表带与下表带间的FPC,所述下表带与盖板注塑成型在一起。所述下表带上设有定位槽及定位柱,所述FPC对应该下表带的定位槽,FPC的背面覆胶并设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通孔,所述上表带与下表带包胶注塑成型为一体。所述FPC内部为天线信号接收线路走线,外部设有金手指触点,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具有触点的金属弹片,该FPC的金手指触点与该金属弹片的触点压合。所述FPC靠近盖板的一端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粘合在该FPC的底部。所述金属弹片、FPC及补强板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所述盖板上设有对应螺丝孔的螺丝柱,并通过螺丝将金属弹片及带有补强板的FPC压合在一起,使该金属弹片的触点与该FPC的金手指触点压合构成接收回路。该手表的表盘两侧对称设有一带有插针孔的连接件,所述盖板内嵌设有盖板支架,该盖板设有与表盘的连接件插针孔对应的穿孔,并由一具有插针的挡板穿过盖板的穿孔及连接件的插针孔将挡板、盖板及表盘连接在一起,该挡板与盖板之间还设有一旋钮,该挡板上设有与旋钮配合的锁孔,旋钮穿过锁孔与盖板支架配合。所述盖板支架与所述挡板的锁孔之间还设有一开口挡圈,该开口挡圈设有供所述旋钮穿过的开口。所述盖板支架设有插入槽、旋转槽及限位块,所述挡板的锁孔对应该盖板支架的插入槽,所述旋钮顶部设有工具槽,旋钮的底部设有T型块,该T型块的底部与盖板支架的插入槽及挡板的锁孔配合,T型块上设有挡圈避让槽。所述挡板的锁孔边缘设有凸包,所述T型块于挡圈避让槽的上部设有与挡板的凸包相互配合止档的凸棱。所述T型块的底部宽度小于等于盖板支架的插入槽的宽度,该T型块的底部长度大于盖板支架的插入槽宽度,且小于等于该盖板支架的旋转槽宽度。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是通过在表带内部嵌设FPC,增强信号的接收,达到满足天线接收要求。且本技术表盘是与盖板包胶注塑成一体取消了生耳杆及与生耳杆配合的螺丝,可比现有的手表外观更具美观及质感。盖板与挡板及表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可靠,旋钮的结构简单拆卸安装都很方便,不会造成盖板的损坏,可大大提高拆卸安装重复使用的次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表带、盖板、挡板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下表盘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下表带与FPC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下表带、FPC及上表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FPC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盖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开口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档板、开口垫圈及旋钮结合的立体图。图17为本技术旋钮与盖板支架分离的侧视剖视图。图18为本技术旋钮插入盖板支架的侧视剖视图。图19为本技术旋钮插入盖板支架后锁合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一”、“两”、“上”、“下”、“左”、“右”、“前”、“后”“顺时针”“逆时针”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该手表的表盘1与表带2之间通过一盖板3连接,该盖板3的上方配合一档板4,所述表带2包括上表带21、下表带22及包覆在上表带21与下表带22间的FPC23,所述下表带22与盖板3注塑成型在一起。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该盖板3与下表带22成型时,是将盖板3放置在模具内,包胶注塑成型下表带22,使盖板3和下表带22连接成一体构成该表带的下半部分,其中下表带为软胶注塑。所述下表带22上设有定位槽221及定位柱222,所述FPC23设置于该下表带22的定位槽221内,FPC23的背面覆胶并设有与定位柱222对应的定位通孔23,所述上表带21与下表带22包胶注塑成型为一体。该FPC23为覆铜PI柔性薄板,内部为天线信号接收线路走线,外部设有金手指触点231,该FPC23靠近盖板3的一端设有一补强板24,该补强板24粘合在该FPC23具有金手指触点231的一端底部,补强板24与FPC23用粘合剂粘合成一体。该补强板24可为不锈钢金属冲压件,补强板24的作用是保护FPC23,避免FPC23成型时扯断及刮伤。FPC23及补强板24依靠FPC背胶和下表带22粘合成一体,FPC23的粘合定位是依靠定位槽221及定位柱222,下表带22粘合FPC23后放置于模具内,包胶注塑成型上表带21,从而使上表带21、下表带22成型为一体,上表带21同样为软胶注塑,且上表带21及下表带22可采用形同的材质。所述盖板3上设有一具有触点311的金属弹片31,该FPC23的金手指触点231与该金属弹片31的触点311压合。该金属弹片31可为导通性良好的铍铜或不锈钢薄板,所述金属弹片31、FPC23及补强板24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所述盖板3上设有对应螺丝孔的螺丝柱32,并通过螺丝将金属弹片31及带有补强板24的FPC23锁合在一起,其中,金属弹片31的螺丝孔周边及触点311位置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表带与手表的表盘之间通过一盖板连接,该盖板的上方配合一档板,所述表带包括上表带、下表带及包覆在上表带与下表带间的FPC,所述下表带与盖板注塑成型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表带与手表的表盘之间通过一盖板连接,该盖板的上方配合一档板,所述表带包括上表带、下表带及包覆在上表带与下表带间的FPC,所述下表带与盖板注塑成型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带上设有定位槽及定位柱,所述FPC对应该下表带的定位槽,FPC的背面覆胶并设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通孔,所述上表带与下表带包胶注塑成型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内部为天线信号接收线路走线,外部设有金手指触点,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具有触点的金属弹片,该FPC的金手指触点与该金属弹片的触点压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靠近盖板的一端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粘合在该FPC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FPC及补强板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所述盖板上设有对应螺丝孔的螺丝柱,并通过螺丝将金属弹片及带有补强板的FPC压合在一起,使该金属弹片的触点与该FPC的金手指触点压合构成接收回路。6.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增加信号接收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连华张玉结
申请(专利权)人: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