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龙洙专利>正文

双向可穿的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343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前后双向可穿的拖鞋,包括:拖鞋主体(100),其前部及后部分别内置具有弹力的第一流体储存部(12)和第二流体储存部(14);拖鞋鞋面(120),以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预定区间的方式支撑于主体;旋转轴(16),与鞋面联动地旋转,并具有与第一流体壳体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二流体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形成内部通道,止回球内置于内部通道。当内部通道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止回球借助浮力或坐封力与一侧的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以限制流体从内部通道向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流动时,通过对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施压,可以使其中一个膨胀而另一个收缩,从而调节拖鞋主体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向可穿的拖鞋,更具体地涉及因为拖鞋的前、后高度可以利用能够控制流体流向的阀组件来调节从而可以双向穿的拖鞋。。
技术介绍
通常,拖鞋具有简单的结构,但其前后方向是确定的。因此,例如为了在回家时穿处于使用者将其脱下的状态的拖鞋,该拖鞋必须变换方向。拖鞋多用于室内,例如,如果在室内的浴室使用拖鞋,使用者在再次进入浴室时穿离开浴室时脱下的拖鞋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必须改变拖鞋的方向。为解决这种使用上的不便,提出了各种可双向使用的拖鞋。这些方案仅仅是改变拖鞋鞋面方向。拖鞋的底面高度由该拖鞋的前后方向确定。通常,一般设计拖鞋时,根据前后方向设定拖鞋底板面的高度,即,拖鞋的前方高度低、后方高度高。以及为了改变拖鞋的前后方向并穿该拖鞋,最大的问题是拖鞋的前部和后部的高度。虽然能够以多种形态改变拖鞋鞋面的方向,但并不容易改变拖鞋自身前后方向的高度,而且也找不到对此的具体并可实现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以改变拖鞋方向的方式穿拖鞋,不仅要能够改变拖鞋鞋面的方向,还要能够调节拖鞋前后方向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前后方向的高度并转换前后方向,实质性实现双向可穿的拖鞋。本专利技术的拖鞋包括:拖鞋主体,在所述拖鞋主体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拖鞋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每一个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具有弹力;拖鞋鞋面,以可向前后方向转动预定区间的
方式支撑于所述主体;旋转轴,沿左右方向支撑于所述主体内,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所述鞋面联动地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设有内部通道,在所述内部通道内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止回球容纳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旋转轴的内部通道的两端的止回球容纳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相连接;以及止回球,内置于所述内部通道内,并所述内部通道由于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时,所述止回球借助坐封力在低位与所述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并仅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内部通道向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流动。其中,当所述旋转轴根据所述鞋面的旋转角而倾斜,从而所述流体只能向一方向流动时,通过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对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施压,能够使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中的一个膨胀,另一个收缩,从而调节拖鞋的前后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拖鞋包括:拖鞋主体,在所述拖鞋主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内置有具有弹力的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拖鞋鞋面,以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预定区间的方式支撑于所述主体;旋转轴,能够沿左右方向支撑于所述主体,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所述鞋面联动地旋转,所述旋转轴设有内部通道,在所述内部通道内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止回球容纳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旋转轴的内部通道两端的止回球容纳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相连接;以及止回球,内置于所述内部通道内,当所述内部通道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时,所述止回球借助浮力与处于高位的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并仅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内部通道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流动;其中,当所述旋转轴根据所述鞋面的旋转角而倾斜,从而流体只能向一方向流动的时,通过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对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施压,能够使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或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中的一个膨胀,另一个收缩,从而调节拖鞋的前后高度。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拖鞋可知,借助鞋面的移动,中心旋转轴以预定角度旋转,由此内置于主体内部的流体只可向一个方向流动。因此通过改变鞋面的角度,可以调节主体的前后高度,从而可实现拖鞋方向的转换。因此,例如,在室内穿拖鞋的情况下,可以从拖鞋的反方向穿拖鞋,由此可期待现实中双向可穿的拖鞋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例示本专利技术的拖鞋结构的示例图。图2为根据内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拖鞋的阀组件的旋转角度的流体流向示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阀组件的平面示例图。图4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拖鞋结构的示例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阀组件12:第一流体壳体14:第二流体壳体16:旋转轴18:止回球20:内部通道22:中间部分24:止回球容纳部26:第一连接部28:第二连接部100:拖鞋110:主体112:支撑轴120:鞋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拖鞋100包括可以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阀组件10。阀组件10设计成根据旋转轴16的旋转角度确定旋转轴16内部的内部通道20内的流体的方向。旋转轴16在其内部具有内部通道20,内部通道20可以借助旋转轴16的旋转向前或向后倾斜。旋转轴16的内部通道20内设有止回球18,止回球18
借助坐封力或浮力来决定内部通道20内流体的流向。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内沿左右方向设置旋转轴16,以及旋转轴16在前后方向倾斜。并且,内部通道20与旋转轴16外的第一流体壳体12和第二流体壳体14连接。因此,第一流体壳体12和第二流体壳体14可以通过内部通道20相互供给流体或接收流体。具体地,第一流体壳体12通过第一连接部26与内部通道20连接,第二流体壳体14通过第二连接部28与内部通道20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流体壳体12、14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部26、28也可以由弹性材料和可拉伸材料制成。此外,优选地,流体壳体12、14也可以具有弹性恢复力。例如,连接部26、28可由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并可设计成具有波纹管的形式。即,连接部26、28可以具有足够的长度或伸缩性,该长度或伸缩性可吸收旋转轴16在预定区间的旋转力。借助在内部通道20的两端形成的第一连接部26及第二连接部28,流体可以在内部通道20和流体壳体12、14之间流动。在内部通道20的内侧端部形成止回球容纳部24(24a、24b)。止回球容纳部24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止回球18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止回球18能够紧贴止回球容纳部24或与止回球容纳部24的任一部分紧密接触,例如,止回球容纳部24可形成为具有半球形的凹陷部分或部分凹陷球形。如图1所示,止回球容纳部24包括在前方F内形成的前止回球容纳部24a以及在后方R内形成的后容纳部24b。当止回球18容纳于任一容纳部24时,可以调节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以及当止回球18不能调节内部通道20中部的流体的流动。即,可以从图2(a)和图3看出,由于中部22的直径或截面大于止回球18的直径或截面,因此止回球18不能调节内部通道20的中部22内的流体流动。图3以俯视图示出止回球18位于内部通道20的中部22的状态。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由于内部通道20的中部22具有更大的宽度及高度,因此止回球18不能阻止该处的流体流动。将具有上述结构的阀组件10施加到拖鞋100内,从而可调节拖鞋的前后高度。如图1所示,拖鞋100包括主体110和鞋面120,主体100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脚,鞋面120的两端支撑在主体110的中部并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鞋架120的两端连接到旋转轴16的两端。第一流体壳体12设置
在与拖鞋的前方F对应的主体110的内部,第二流体壳体14设置在与拖鞋的后方R对应的主体110的内部。并且,旋转轴16设置在第一流体壳体12与第二流体壳体14之间的主体110内。旋转轴16设置成与拖鞋100的鞋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向可穿的拖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鞋包括:拖鞋主体,所述拖鞋主体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拖鞋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每一个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具有弹力;拖鞋鞋面,以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预定区间的方式支撑于所述主体;旋转轴,沿左右方向支撑于所述主体内,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所述鞋面联动地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设有内部通道,在所述内部通道内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止回球容纳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止回球容纳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相连通;以及止回球,内置于所述内部通道内,当所述内部通道由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时,所述止回球借助坐封力在低位与所述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并仅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内部通道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处于高位的一个流动;其中,当所述旋转轴根据所述鞋面的旋转角而倾斜,从而所述流体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时,通过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对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施压,能够使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或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中的一个膨胀而另一个收缩,从而调节所述拖鞋的前后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9 KR 10-2015-00605821.一种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鞋包括:拖鞋主体,所述拖鞋主体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拖鞋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每一个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具有弹力;拖鞋鞋面,以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预定区间的方式支撑于所述主体;旋转轴,沿左右方向支撑于所述主体内,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所述鞋面联动地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设有内部通道,在所述内部通道内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止回球容纳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止回球容纳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相连通;以及止回球,内置于所述内部通道内,当所述内部通道由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时,所述止回球借助坐封力在低位与所述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并仅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内部通道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处于高位的一个流动;其中,当所述旋转轴根据所述鞋面的旋转角而倾斜,从而所述流体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时,通过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对第一流体储存部或第二流体储存部施压,能够使所述第一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洙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