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式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30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式除油机,它包括支架、吸油网,吸油网为环形条状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集油器,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的转轴连接,主动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轮为可转动的滑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轮面接触连接,集油器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面的正下方,集油器设置有收紧通过孔,吸油网总保持某一段穿过通过孔,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集油器设置有集油腔室,集油腔室通过出油管与储油装置连接,该装置可以将水面上漂浮的动物脂肪、植物油和基于石油的油类、油脂、油膏,以及油腻的废物回收起来,工作效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油环保设备,具体为一种网式除油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工业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冷却、冲洗,这些工业制剂在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旦液体中混入油污,随之会带来各种问题,因此液剂类的除油成为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市场上的多为管式除油机,但是,利用管子吸附浮油的方式效率低下,而大型的除油设备成本高,且使用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的网式除油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式除油机,它包括支架、吸油网,吸油网为环形条状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集油器,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的转轴连接,主动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轮为可转动的滑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轮面接触连接,集油器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面的正下方,集油器设置有收紧通过孔,吸油网总保持某一段穿过通过孔,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集油器设置有集油腔室,集油腔室通过出油管与储油装置连接。所述的集油器为内置有集油腔室的上窄下宽的带有上下端面的筒体,其中心设置有竖向的收紧通过孔贯穿整个筒体,该收紧通过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的挤压筒、导油筒、油腔内筒,挤压筒、导油筒、油腔内筒均为上下不封口的锥台状筒形,挤压筒设置在筒体上端,其上开口与筒体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开口与导油筒的上开口固定连接,导油筒下端套置在油腔内筒上部,油腔内筒下端与筒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油腔内筒、筒体下端面、筒体的外围筒壁构成集油腔室,集油器,其外围筒壁上设置有排油口与出油管连接。进一步地,挤压筒筒壁上均布有渗油孔与筒体集油腔室连通,当吸油网被挤压后,渗出的油部分通过渗油孔流到导油筒外筒壁上。所述的油腔内筒上开口直径大于导油筒上开口小于导油筒的下开口。进一步地,筒体的上端面中心内凹,上端面上设置有槽孔与筒体内的集油腔室连通,少部分吸油网上的油通过槽孔流入集油腔内。所述的吸油网为宽度为100mm,分2层边端固定连接,其网眼4mm×4mm,其网质选用吸油不吸水的尼龙网。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轴平行,轮体均为筒轮,材质选用耐油橡胶,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的支架可固定在浮游体上,随浮游体移动位置进行油液收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除油机的吸油网吸油而不吸水,在水池表面浮动,将水池表面的浮动废油粘附到吸油网表面上,主动轮从动轮夹紧收紧后的吸油网,并将吸油网不断的提升,迫使其通过集油器内的收紧通过孔,将吸附的油脂挤压到集油器内部,通过出油管将油转移到储油装置内做进一步处理。网子和管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吸附作用的大小不同,所以将网子代替油管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网式除油机为油脂收集装置,可以将水面上漂浮的动物脂肪、植物油和基于石油的油类、油脂、油膏,以及油腻的废物回收起来,工作效率极高,相较于管式除油机,网式除油机的吸油网可浮于水面上与油面全面接触,吸油效果更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应用;能够连续作业,而且无须看管;集油器的结构设计合理,集油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集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附图所示一种网式除油机,它包括支架3、吸油网6,吸油网6为环形条状网,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主动轮1、从动轮2、集油器5,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1的转轴连接,主动轮1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轮2为可转动的滑动轮,从动轮2与主动轮1轮面接触连接,集油器5设置在主动轮1和从动轮2接触面的正下方,集油器5设置有收紧通过孔,吸油网6总保持某一段穿过收紧通过孔,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集油器5设置有集油腔室,集油腔室通过出油管4与储油装置连接。所述的集油器5为内置有集油腔室的上窄下宽的带有上下端面的筒体7,其中心设置有竖向的收紧通过孔贯穿整个筒体,该收紧通过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的挤压筒8、导油筒9、油腔内筒10,挤压筒8、导油筒9、油腔内筒10均为上下不封口的锥台状筒形,挤压筒8设置在筒体7上端,其上开口与筒体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开口与导油筒9的上开口固定连接,导油筒9下端套置在油腔内筒10上部,油腔内筒10下端与筒体7下端面固定连接,油腔内筒10、筒体下端面、筒体的外围筒壁构成集油腔室,筒体7外围筒壁上设置有排油口与出油管4连接。进一步地,挤压筒8筒壁上均布有渗油孔11与筒体集油腔室连通,当吸油网6被挤压后,渗出的油部分通过渗油孔11流到导油筒外筒壁上,而后落入集油腔室内。所述的油腔内筒10上开口直径大于导油筒9上开口小于导油筒9的下开口,且油腔内筒10筒壁与导油筒9之间设置有间隙,不与导油筒壁接触。进一步地,筒体的上端面中心内凹,上端面上设置有槽孔12与筒体内的集油腔室连通,少部分吸油网上的油通过槽孔流入集油腔内。所述的吸油网为宽度为100mm,分2层边端固定连接,其网眼4mm×4mm,其网质选用吸油不吸水的尼龙网,将吸油网的运行速度设定为每秒20厘米左右即可,当吸油网通过直径10mm的收紧通过孔时,体积减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吸油网上附着的油脂被挤出。所述的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转轴平行,轮体均为筒轮,材质选用耐油橡胶,优点是可以有一定的变形量,在预紧力下将网子压紧,提供动力,主动轮1带动从动轮2转动。所述的支架3可固定在浮游体上,随浮游体移动位置进行油液收集,浮游体可选用浮船、浮球。吸油网上的大部分油通过收紧通过孔时,在挤压筒处被挤压出沿导油筒内壁流向集油腔内,部分通过渗油孔和槽孔流入集油腔内。整个装置的性能可靠,符合成本效益,而且简单易行,成为加工业和环保事业的理想首选。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网式除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式除油机,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架、吸油网,吸油网为环形条状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集油器,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的转轴连接,主动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轮为可转动的滑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轮面接触连接,集油器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面的正下方,集油器设置有收紧通过孔,吸油网总保持某一段穿过通过孔,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集油器设置有集油腔室,集油腔室通过出油管与储油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式除油机,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架、吸油网,吸油网为环形条状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集油器,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的转轴连接,主动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轮为可转动的滑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轮面接触连接,集油器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面的正下方,集油器设置有收紧通过孔,吸油网总保持某一段穿过通过孔,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集油器设置有集油腔室,集油腔室通过出油管与储油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式除油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油器为内置有集油腔室的上窄下宽的带有上下端面的筒体,其中心设置有竖向的收紧通过孔贯穿整个筒体,该收紧通过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的挤压筒、导油筒、油腔内筒,挤压筒、导油筒、油腔内筒均为上下不封口的锥台状筒形,挤压筒设置在筒体上端,其上开口与筒体上端面固定连接,下开口与导油筒的上开口固定连接,导油筒下端套置在油腔内筒上部,油腔内筒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