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体和表带,所述表带上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连接端与所述表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表带上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并将指纹识别传感器与表体内部的电路主板连接,使得智能手表的内部信息需通过指纹确认才可开启,有效地保护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度,另外也避免了在表体上设置过多的按键,增加智能手表整体的美观度,使用户操作更方便简洁,省去了通过按键输入密码的方式,使存储的信息安全性更高,开启智能手表的内部应用更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手表,它结合了当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新技术,将手表变成了一个强大信息处理终端,它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并运用处理器进行计算和处理,为使用者提供时间显示,数据通讯,移动支付,健康反馈,消息提醒等更加丰富的功能。由于智能手表数据终端的属性,因此手表本地也将会保存很多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健康数据、对话信息、账户信息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都会给用户带来损失。因此,当前的智能手表都会采用一些保护措施,如使用密码、限制支付额度等方法。由于智能手表的屏幕普遍较小,因此如在屏幕上输入密码,难度大,操作不便。而对于限额支付,只是降低用户的损失额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仅仅是针对资金账户的一种方案,无法避免本地其他信息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用以改善数据终端信息泄露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体和表带,所述表带上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连接端与所述表体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表带上形成有容纳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凹槽。优选地,所述表带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表体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且容纳所述连接端的通道。优选地,所述连接端为柔性电路板。优选地,位于所述通道内部的所述连接端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套。优选地,所述凹槽外部设有与所述表带连接的能够盖住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防护盖。优选地,所述表体外部靠近所述表带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表体内部电连接的金属触点,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表体对接的端部设有磁性接头,所述磁性接头与所述金属触点对接。优选地,所述表带为橡胶材料。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表带上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并将指纹识别传感器与表体内部的电路主板连接,使得智能手表的内部信息需通过指纹确认才可开启,有效地保护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度,另外也避免了在表体上设置过多的按键,增加智能手表整体的美观度,使用户操作更方便简洁,省去了通过按键输入密码的方式,使存储的信息安全性更高,开启智能手表的内部应用更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表体 2表带3指纹识别传感器 31连接端4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手表,包括表体1和表带2,表带2上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连接端31与表体1电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表,在开启手表内部的程序应用时,通常需要借助键盘输入密码才能解锁,而有些智能手表甚至需要在手表的表体1上设置按键,通过操作按键来解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3与表体1内部的中控器连接,用户只需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上刷指纹即可解锁,避免了输入密码解锁的麻烦,也提高了解锁的准确度,不会因为输入错误数字而重复输入的问题。具体地,如图2所示,表带2上形成有容纳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凹槽。在表带2上设置凹槽,可以将指纹识别传感器3置放在其中,使指纹识别传感器3不会高于表带2的上表面,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来自外界的磨损,使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使用寿命更长,避免磕碰造成的损坏,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智能手表的美观度。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表带2内部形成有连通表体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且容纳连接端31的通道。在表带2内部形成通道,使指纹识别传感器3上的连接端31穿入通道,并从通道的另一端穿出,与表体1连接,通道可以对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连接端31实现保护,形成连接端31外部的保护套,避免连接端31外露从而磨损断裂。进一步,还可以将连接端31设置为柔性电路板,这样可以在表带2弯曲变形时随着表带2的弯曲而实现弯曲,这样可以将指纹识别传感器3设置在距离表体1较远的位置上,不必因为刚性连接而贴近表体1。进一步,位于通道内部的连接端31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套。设置保护套的作用是进一步保护连接端31不受来自表带2的磨损,使连接端31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使连接端31在更换时不会与表带2刮蹭而磨损断裂。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凹槽外部设有与表带2连接的能够盖住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防护盖。设置防护盖可以有效地保护指纹识别传感器3不受磨损,在使用时,用户需先开启防护盖,再刷指纹,防护盖可以选择橡胶材料,在凹槽上方柔性扣合,既可以起到防震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磨损的作用。另外,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表体1外部靠近表带2的一侧设有与表体1内部电连接的金属触点(该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端31与表体1对接的端部设有磁性接头,磁性接头与金属触点对接。金属触点直接与表体1内部的电路板4连接,并通过来自连接端31的磁性接头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电连接,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信号通过磁性接头传递给金属触点,并通过金属出点传递给表体1内部的电路板4以及中控器,通过中控器的控制,实现智能手表的解锁工作。在连接端31与表体1对接的端部设置磁性接头,可以使指纹识别传感器3与表体1自由连接,当表带2在运动时承受较大拉力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拉力过大或表带2脱离表体1时,指纹识别传感器3会随表带2一起脱离表体1,而不会造成内部线路损坏,对于更换表带2来说,此种结构更方便,不需将表带2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一起更换,只需拆卸下指纹识别传感器3以及连接端31,只更换表带2,从而更加节约成本。当然,表带2可以选择橡胶材料,成本更低,也可以选择金属材料,结构更坚固,不易损坏。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表带2上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3,并将指纹识别传感器3与表体1内部的电路主板连接,使得智能手表的内部信息需通过指纹确认才可开启,有效地保护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度,另外也避免了在表体1上设置过多的按键,增加智能手表整体的美观度,使用户操作更方便简洁,省去了通过按键输入密码的方式,使存储的信息安全性更高,开启智能手表的内部应用更快捷。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技术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体(1)和表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2)上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连接端(31)与所述表体(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体(1)和表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2)上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连接端(31)与所述表体(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2)上形成有容纳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2)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表体(1)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的且容纳所述连接端(31)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1)为柔性电路板。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君正时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