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7408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所述育苗阶段为利用设置在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使种子萌发成幼苗;所述种植阶段为将育苗阶段的幼苗连同无纺布层一起转移至种植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种植方法,在育苗期采用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无纺布层的孔隙中即可移植,无需择根重新布置,减少了人工劳力,在移植过程中植株不倒伏,不伤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设施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小叶菜是重要的叶类蔬菜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饮食生活意义重大。叶菜类蔬菜保鲜期短,不耐贮运,主要依靠当地生产,而城市周边用于蔬菜种植的良田越来越少。为了提高温室环境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最大的收益率,一般叶菜采用立体种植模式。但传统立体叶菜种植一般采用在不同层次上如床台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操作繁琐,特别是定植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工。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及装置,解决定植后移植繁琐,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所述育苗阶段为利用设置在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使种子萌发成幼苗;所述种植阶段为将育苗阶段的幼苗连同无纺布层一起转移至种植架上。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在育苗阶段,所述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成至少两层设置,相邻的无纺布层之间留有供幼苗生长的间隙。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所述无纺布层倾斜设置,每个无纺布层底部均设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中进行灌溉时,将灌溉液由无纺布层的较高一侧进行灌溉。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适用于上述方法,包括无纺布层、育苗系统和种植系统;所述育苗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育苗架;所述种植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种植架。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所述育苗架包括架体和层状设置于架体上的用于承担无纺布层的至少两层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还包括自动灌溉系统,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槽、贮水池、动力机构和灌溉带;所述集水槽和灌溉带均与所述贮水池导通;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贮水池内的营养液流向灌溉带;所述育苗架设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营养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育苗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带设置在与所述排水端相对应的灌溉端。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所述种植架包括底架、上架和用于承担无纺布层的铺设于上架的塑料膜;所述上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上。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所述上架截面为“人”字形,两侧面各铺设塑料膜。上述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还包括自动灌溉系统,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槽、贮水池、动力机构和灌溉带;所述集水槽和灌溉带均与所述贮水池导通;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贮水池内的营养液流向灌溉带;所述种植架设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营养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种植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带设置在与所述排水端相对应的灌溉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种植方法,在育苗期采用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无纺布层的孔隙中即可移植,无需择根重新布置,减少了人工劳力,在移植过程中植株不倒伏,不伤根;2、育苗阶段采用多层次育种,满足种子萌发需求的前提下,扩大了单位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3、灌溉液由无纺布层高侧流向低侧,有利于多余灌溉液排出,避免积存,同时又能够使无纺布层完全浸润,全部种子/植株均能得到足够灌溉液;4、自动灌溉系统能够自动进行灌溉,实现灌溉自动化;5、灌溉营养液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环保;6、种植架为人字形两面设置,同一无纺布层搭在同一种植架的两侧,两侧重量均匀,无需额外结构即可保证无纺布层带动植株定植载种植架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育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架体;2、集水槽;3、贮水池;4、潜水泵;5、灌溉带;6、底架;7、上架;8、回水过滤网;9、出水过滤网;10、紫外线杀菌灯;11、定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所述育苗阶段为利用设置在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使种子萌发成幼苗;所述种植阶段为将育苗阶段的幼苗连同无纺布层一起转移至种植架上。在育苗阶段,所述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成至少两层设置,相邻的无纺布层之间留有供幼苗生长的间隙。无纺布层倾斜设置,每个无纺布层底部均设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中进行灌溉时,将灌溉液由无纺布层的较高一侧进行灌溉。在育苗期采用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无纺布层的孔隙中即可移植,无需择根重新布置,减少了人工劳力,在移植过程中植株不倒伏,不伤根;育苗阶段采用多层次育种,满足种子萌发需求的前提下,扩大了单位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灌溉液由无纺布层高侧流向低侧,有利于多余灌溉液排出,避免积存,同时又能够使无纺布层完全浸润,全部种子/植株均能得到足够灌溉液。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无纺布层、育苗系统和种植系统;所述育苗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育苗架;所述种植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种植架。如图1所示,育苗架包括架体1和层状设置于架体1上的用于承担无纺布层的至少两层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还包括自动灌溉系统,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槽2、贮水池3、动力机构和灌溉带5;所述集水槽2和灌溉带5均与所述贮水池3导通;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贮水池3内的营养液流向灌溉带5;所述育苗架设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营养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2设置在所述育苗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带5设置在与所述排水端相对应的灌溉端。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规格为3.0m×1.0m,架体1为多层(3-5层),每层间距30-50cm,每一层倾斜度为5-10°,每层都设置育苗板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每层高端设置有滴灌带,滴灌带出水口间距10cm,架体1上的育苗板低端有可调式槽架,根据架体1的摆放调整槽架,槽架上设置集水槽2,灌溉时,灌溉液从高端向低端浸湿无纺布层,为种子提供水分和营养,多余水分通过延伸的育苗板流入集水槽2,再通过集水管回流到贮水池3循环利用。育苗板为有一定硬度的平板,可活动,规格为3.0m×1.05m,低瑞有两个豁口,有5cm的多余部分延伸出架子,可回流多余的水分到集水槽2。无纺布选用亲水型、密度30g/m2,规格为3.0m×1.0m,无纺布平铺在育苗板上,用水打湿,撒种后移动至架体1上,3-4天小叶菜的根扎到无纺布层后可移至种植架。如图2所示,种植架包括底架6、上架7和用于承担无纺布层的铺设于上架7的塑料膜;所述上架7设置于所述底架6上。所述上架7截面为“人”字形,两侧面各铺设塑料膜。所述种植架设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营养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2设置在所述种植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带5设置在与所述排水端相对应的灌溉端。在本实施例中,上架7宽2.0m,单边长度1.5m。塑料膜选用黑膜,规格为2.0m×3.0m,下端固定在上架7的底横杆上,种植架长度根据种植场地摆放,种植架间距60cm。将育好苗的无纺布层移至种植架上,翻过架子顶端平铺在塑料膜上。同一无纺布层搭在同一种植架的两侧,两侧重量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阶段为利用设置在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使种子萌发成幼苗;所述种植阶段为将育苗阶段的幼苗连同无纺布层一起转移至种植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阶段为利用设置在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作为定植基使种子萌发成幼苗;所述种植阶段为将育苗阶段的幼苗连同无纺布层一起转移至种植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育苗阶段,所述育苗架上的无纺布层成至少两层设置,相邻的无纺布层之间留有供幼苗生长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倾斜设置,每个无纺布层底部均设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中进行灌溉时,将灌溉液由无纺布层的较高一侧进行灌溉。5.一种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层、育苗系统和种植系统;所述育苗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育苗架;所述种植系统包括用于承担所述无纺布层的种植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叶菜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包括架体和层状设置于架体上的用于承担无纺布层的至少两层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倾斜设置且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杰余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