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及其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24823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包括开沟步骤、选择排盐暗管步骤和制作混合土步骤,所述开沟步骤,沟底纵坡比0.8‑1.6%;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排盐暗管的内径为80‑150mm;所述制作混合土步骤,营养土与原土的重量比例为1:15‑3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改良一年后,土壤渗流系数为0.0022‑0.0037cm.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及其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属于盐碱地快速脱盐、改良

技术介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积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排水洗盐是盐碱地治理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措施之一,遵循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自然规律。暗管排盐技术是将带有孔隙的管道铺设于地下一定深度,待灌溉或降雨后汇入管道的水分,或者是直接直接汇入到管道中地下水,通过管道排出土地,带走盐分,起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目前,现有的排盐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排盐方法,在提高盐碱地土壤中水稳定团聚体(>0.25mm)含量的作用上不明显;(2)现有的排盐方法,对土壤矿化度和土壤的渗流系数的降低作用效果慢;采用现有的排盐方法对盐碱地进行了一年的改良后,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3)不能提高所种植水稻的有效穗数,进而在提高水稻产量上作用不大;(4)对促进水稻的根系长度的增长无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及其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以实现以下专利技术目的:(1)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能提高盐碱地土壤中水稳定团聚体(>0.25mm)含量;(2)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能降低盐碱地的土壤矿化度;(3)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可以降低盐碱地土壤的渗流系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对盐碱地进行了一年的改良后,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4)具有提高所种植水稻的有效穗数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水稻的亩产量;(5)能提高水稻的根系长度,促进水稻的生长速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包括开沟步骤、选择排盐暗管步骤和制作混合土步骤。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沟步骤,沟底纵坡比0.8-1.6%。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排盐暗管的内径为80-150mm。所述制作混合土步骤,营养土与原土的重量比例为1:15-35。所述开沟步骤,沟宽40cm,深度95-110cm。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排盐暗管外层包裹透水性纺粘无纺布,所述透水性纺粘无纺布厚度为5-9mm。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所述暗管的材质,包括热可塑性橡胶、橡胶、棕榈树蜡、褐帘石、木质素、油酰胺、环氧大豆油、硅藻土、N-苯基-β-萘胺、羟基硬脂酸。所述暗管的材质,按重量份,包括热可塑性橡胶77-91份、橡胶28-46份、棕榈树蜡11-26份、褐帘石1.8-3.4份、木质素1.4-2.7份、油酰胺2.7-3.9份、环氧大豆油0.42-0.61份、硅藻土0.33-0.48份、N-苯基-β-萘胺0.19-0.28份、羟基硬脂酸0.23-0.44份。所述暗管的材质,按重量份,包括热可塑性橡胶80份、橡胶36份、棕榈树蜡22份、褐帘石2.5份、木质素1.8份、油酰胺3.5份、环氧大豆油0.55份、硅藻土0.40份、N-苯基-β-萘胺0.22份、羟基硬脂酸0.31份。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改良一年后,土壤渗流系数为0.0022-0.0037cm.s-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提高了盐碱地土壤中水稳定团聚体(>0.25mm)含量,水稳定团聚体(>0.25mm)含量为21.3-32.6%;(2)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降低了盐碱地的土壤矿化度,土壤矿化度降为2.1-4.0g.L-1;(3)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降低了盐碱地土壤的渗流系数,土壤渗流系数为0.0022-0.0037cm.s-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排盐方法对盐碱地进行了一年的改良后,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4)提高了种植的水稻的有效穗数,水稻的有效穗数为1.4-2.1个;(5)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亩产量达545-615Kg;(6)提高了水稻的根系长度,水稻的根系长度为16.2-21.0cm。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排盐暗管所述排盐暗管,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热可塑性橡胶77份、橡胶28份、棕榈树蜡11份、褐帘石1.8份、木质素1.4份、油酰胺2.7份、环氧大豆油0.42份、硅藻土0.33份、N-苯基-β-萘胺0.19份、羟基硬脂酸0.23份。实施例2一种排盐暗管所述排盐暗管,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热可塑性橡胶80份、橡胶36份、棕榈树蜡22份、褐帘石2.5份、木质素1.8份、油酰胺3.5份、环氧大豆油0.55份、硅藻土0.40份、N-苯基-β-萘胺0.22份、羟基硬脂酸0.31份。实施例3一种排盐暗管所述排盐暗管,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热可塑性橡胶91份、橡胶46份、棕榈树蜡26份、褐帘石3.4份、木质素2.7份、油酰胺3.9份、环氧大豆油0.61份、硅藻土0.48份、N-苯基-β-萘胺0.28份、羟基硬脂酸0.44份。表1是对实施例1-实施例3所述排盐暗管进行的性能试验结果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实施例2所述的排盐暗管的性能最佳,实施例2是优选实施例。实施例4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沟,在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上开沟,沟宽40cm,深度95-110cm,长85-90m,沟底纵坡比0.8%,沟间距为20-30m。2、选择排盐暗管,排盐暗管的管长为70-85m/根,内径为80mm,壁厚1.5-2.0mm;所述排盐暗管外层包裹透水性纺粘无纺布,所述透水性纺粘无纺布厚度为5-9mm;所述暗管的材质,按重量份,包括:热可塑性橡胶80份、橡胶36份、棕榈树蜡22份、褐帘石2.5份、木质素1.8份、油酰胺3.5份、环氧大豆油0.55份、硅藻土0.40份、N-苯基-β-萘胺0.22份、羟基硬脂酸0.31份。3、沟底铺设排盐暗管,所述排盐暗管的埋设深度为90-100cm,埋设间距为20-30m,暗管向出水口方向向下倾斜。4、制作混合土,将开沟挖出来的盐碱地原土中加入营养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土;所述营养土与原土的重量比例为1:15;所述营养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草炭土60份、竹根土55份、氮磷钾复合肥22份、硅藻页岩16份、茶叶提取物2.5份、没食子酸6份、棉子壳粉20份、木薯渣15份、花生粕10份、猕猴桃皮粉12份、工业动物油脂4.5份、牡蛎壳粉3.5份、保水剂4.0份。5、采用机械回填混合土,并将场地整平。下述实施例5-实施例8是对实施例4所述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的优化,即采取实施例4的方法,只改变步骤1中沟底纵坡比、步骤2中暗管内径和步骤4中营养土与原土的重量比,并做因素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沟步骤、选择排盐暗管步骤和制作混合土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沟步骤、选择排盐暗管步骤和制作混合土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步骤,沟底纵坡比0.8-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排盐暗管的内径为80-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混合土步骤,营养土与原土的重量比例为1:15-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步骤,沟宽40cm,深度95-11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排盐暗管外层包裹透水性纺粘无纺布,所述透水性纺粘无纺布厚度为5-9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柔韧性高的暗管进行排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排盐暗管步骤,所述暗管的材质,包括热可塑性橡胶、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