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3081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它包括补水管、与供热系统中补水泵两侧法兰相连接的阀门,所述补水泵进水口的法兰通过变径管与关断阀的一端相连接,变径管的进水口的管径是出水口管径的1‑2倍,关断阀的另一端与补水管相连接,补水管的管径与变径管进水口的管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原供热系统补水回路的改进,增加了补水管管路内的介质流量,通过变径管与补水泵相连接后,在补水泵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量的增加,补水泵泵腔中的集气现象减少,不易产生补水泵在吸水过程中对补水管管路内介质造成真空现象;当泵腔中介质温度升高时,由于冷介质的及时补充,不会产生介质全部气化后补水泵空转运行、干烧抱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供热系统换热站内补水管管径和设备上的补水泵管径相同,这种情况下由于补水泵运行时自吸力的作用,会对补水管内的介质由于抽水现象而形成真空,随着介质的流动最终会留在补水泵泵腔中,最后造成补水泵泵腔内集气的现象。当补水泵的回水压力达到或即将达到设定值时,补水泵依然长时间运行后,泵腔中介质的温度会升温,需要人工进行排气;当气体排放不彻底时,补水泵泵腔中介质温度会越来越高,直至泵腔内的介质被气化,补水泵空转运行或者补水管路堵死,造成水泵机械密封损坏,水泵抱死的现象,需要停机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以解决当供热系统中补水泵进水管管径与补水管管径相同时,补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泵腔集气,需要人工及时巡查排气,排气不充分时容易造成补水泵抱死设置出现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它包括补水管、与供热系统中补水泵两侧法兰相连接的阀门,所述补水泵进水口的法兰通过变径管与关断阀的一端相连接,变径管的进水口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它包括补水管(5)、与供热系统中补水泵(2)两侧法兰相连接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2)进水口的法兰通过变径管(1)与关断阀(4)的一端相连接,变径管(1)的进水口的管径是出水口管径的1‑2倍,关断阀(4)的另一端与补水管相连接,补水管(5)的管径与变径管(1)进水口的管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供热系统中泵腔集气的装置,它包括补水管(5)、与供热系统中补水泵(2)两侧法兰相连接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2)进水口的法兰通过变径管(1)与关断阀(4)的一端相连接,变径管(1)的进水口的管径是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苏万龙刘雪峰李英昆陆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