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巧霞专利>正文

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549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其原料药包括紫草、知母、生石膏、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石斛、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芍、阿胶、蜈蚣、荆芥、芦荟、龙血竭和生甘草。该中药复方软膏可以替代西药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依赖性及副作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它包围着整个人体,直接与周围环境接触,对于任何生产性有害因素,皮肤总是最先接触,因而职业性皮肤病在职业性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湖南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暴露于物理因素中的员工,皮肤病的患病率为70.3%,而放射性皮肤病占物理因素皮肤病的首位。急性损伤应立即脱离辐射源,防止被照皮肤再次受到照射或刺激;疑有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时,应及时清洗,并予以去污处理;对危及生命的损害(如休克、外伤和大出血),应旨先进行抢救处理。放射性损伤预防对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I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妥善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外伤及过量照射,并作长期观察;II度损伤者,应视皮肤损伤面积的大小和轻重程度,减少射线接触或脱离放射性工作,井给予积极治疗;III度损伤者,应脱离放射性工作,并及时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对久治不愈的溃疡或严重的皮肤组织增生或萎缩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射线、γ射线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潜伏期为数日,按损伤轻重分为4度。一般对表皮细胞的损伤,最初仅表现为细胞增殖减少。若超过阈剂量,局部可出现暂时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毛囊丘疹和暂时脱发,即I度损伤。I度损伤于照射局部出现,有界限清楚的红斑,2-6周内最明显,有灼热和刺痒感,脱发,红斑消退后出现脱屑和色素沉着。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症状由干性皮炎(红斑)进展到渗出性反应,即II度损伤。1-3周局部形成潮红、肿胀、水疱,继而形成浅表糜烂面、红斑、自觉灼热或疼痛,以后结痂,愈合遗留色素沉着、永久性脱发等。病变程度重时可累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形成腐肉及坏死性溃疡,即III度损伤。数小时至10天,红斑出现麻木、瘙痒、水肿、剧烈刺痛、水泡、坏死、溃疡等,为IV度损伤。急性放射性皮炎因损害程度和范围不同,可伴有白细胞下降及轻重不一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性放射性损伤多见于操作违章或丢失放射源等事故。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职业性或医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3度。I度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脱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纵嵴色条甲;II度为皮肤角化过度、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增厚变形等;III度为坏死溃疡、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等。受到慢性放射性损伤,皮肤可发生扁平或疣状有质增生,或形成顽固性溃疡,可继发基底细胞癌或鳞癌。慢性放射性损伤多因超剂量照射或忽视个体防护所致。在实际工作中,仅靠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来调节,往往有一定局限。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还需要在放射源和人之间设置一定的屏蔽体,用以减少和消除放射对人体的损害。针对日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工作的人群,出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外,仍需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预防,对于已经造成损伤的人群,应采取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具有辨证论治的优势,通过中药的外用,可以替代西药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依赖性及副作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通过中药的外用,可以替代西药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依赖性及副作用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原料药包括紫草、知母、生石膏、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石斛、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芍、阿胶、蜈蚣、荆芥、芦荟、龙血竭、虎杖和生甘草。其中,所述中药外用复方中紫草重量超过30g。其中,所述中药外用复方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紫草≥30g、知母25g~30g、生石膏10g~15g、生地黄10g~20g、玄参10g~15g、麦门冬15g~25g、石斛10g~20g、生黄芪15g~25g、太子参8g~12g、当归10g~15g、白芍15g~20g、阿胶12g~18g、蜈蚣5g~10g、荆芥10g~15g、芦荟5g~10g、龙血竭5g~10g、虎杖10g~15g和生甘草10g~15g。其中,所述中药外用复方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紫草40g~50g、知母25g~30g、生石膏10g~15g、生地黄10g~20g、玄参10g~15g、麦门冬15g~25g、石斛10g~20g、生黄芪15g~25g、太子参8g~12g、当归10g~15g、白芍15g~20g、阿胶12g~18g、蜈蚣5g~10g、荆芥10g~15g、芦荟5g~10g、龙血竭5g~10g、虎杖10g~15g和生甘草10g~15g。其中,所述中药外用复方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紫草45g、知母25g、生石膏10g、生地黄15g、玄参10g、麦门冬20g、石斛15g、生黄芪20g、太子参10g、当归15g、白芍15g、阿胶15g、蜈蚣5g、荆芥10g、芦荟5g、龙血竭10g、虎杖10g和生甘草10g。其中,所述中药外用复方制备成软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外用复方制备成软膏,其制备方法具体为:第一步,按重量称取紫草,加相对于其质量6~8倍的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5~8小时,提取液备用;第二步,将余下原料药成分混合到一起,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入的水的量是各原料药质量之和的8~10倍,每次煎煮1~2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与第一步获得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40~1.50的浓缩浸膏;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浓缩浸膏中加入医用凡士林,混合均匀,获得软膏,浸膏和医用凡士林的使用质量比为1∶3~4。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软膏,具有辨证论治的优势,通过中药的外用,可以替代西药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依赖性及副作用等。具体实施方式祖国医学认为放射皮损(皮炎)属烧伤范畴,又称“烫火伤”“汤泼火伤”“烫火疮”,是一种“火热毒邪”,侵入人体后起病急,传变快,热象偏重,易动血,伤津耗液,损伤人体阴液,引起热蕴肌肤,而致肌肤的灼热疼痛、脱屑、红肿、溃疡,血热而致红斑,血瘀而致色素沉着,组织纤维化、僵硬,气血凝滞,经络闭阻而致局部的刺痛。“热、毒、瘀”邪贯穿放射性皮肤软组织损伤的始终。所以,放射性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软坚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新”为法则,减少致病因子的反复侵犯,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变更。由于这些基本病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小剂量辐射对皮肤的影响是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量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针对急性放射性皮损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软坚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新,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对于慢性放射性损伤导致的长期慢性皮损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紫草、知母、生石膏、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石斛、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芍、阿胶、蜈蚣、荆芥、芦荟、龙血竭、虎杖和生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紫草、知母、生石膏、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石斛、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白芍、阿胶、蜈蚣、荆芥、芦荟、龙血竭、虎杖和生甘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特征在于:紫草重量超过30g。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紫草≥30g、知母25g~30g、生石膏10g~15g、生地黄10g~20g、玄参10g~15g、麦门冬15g~25g、石斛10g~20g、生黄芪15g~25g、太子参8g~12g、当归10g~15g、白芍15g~20g、阿胶12g~18g、蜈蚣5g~10g、荆芥10g~15g、芦荟5g~10g、龙血竭5g~10g、虎杖10g~15g和生甘草10g~15g。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外用复方,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紫草40g~50g、知母25g~30g、生石膏10g~15g、生地黄10g~20g、玄参10g~15g、麦门冬15g~25g、石斛10g~20g、生黄芪15g~25g、太子参8g~12g、当归10g~15g、白芍15g~20g、阿胶12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霞
申请(专利权)人:杨巧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