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多用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4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盐田多用作业机,能完成盐田的和格、压格、活碴、破碴和推盐作业。由发动机、机架、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机具等构成。机架为左、右对称的框形结构。采用橡胶履带后轮驱动型的行走系统,接地面积大,既耐盐水腐蚀,又避免了下陷和打滑。带有旋耕机、铲刀和滚压辊几种作业机具。铲刀的作业倾角可调整,以避免在盐层薄时把泥土带入集盐坑。该机装卸作业机具方便迅速,一机多用,工作效率高,基本满足盐田机械化作业需要,是目前解决盐工繁重体力劳动较为理想的盐田机械。(*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盐田机械,特别是一种能完成盐田和格、压格、活碴、破碴及推盐多种作业的机械。由于盐田底板较软,盐水对金属腐蚀严重,一般机械很难适应盐田要求。盐田作业大多为手工操作。如用手工钉耙和格、活碴或破碴;人工拉石辊压格;用人工推扶扒盐斗推盐入集盐坑等等。生产率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大。有的盐场用“低比压轮胎”的轮式拖拉机来压实平整盐田,但因盐田底板较软,仍存在易下陷、打滑等不足,河北生产的盐田机械只能用于把结晶盐    破碎,由于无动力后输出,不能完成和格作业,也无压格和推盐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田多用作业机,以适应盐田作业的需要,能完成盐田的和格、压格、活碴、破碴和推盐多种作业。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由发动机、机架、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机具等组成。机架为左、右对称的框形结构,包括前、后    横梁、左、右纵梁、左、右尾梁、后短横架等。变速箱体用联接板固接在后短横架上,左、右尾梁的末端焊有卡圈的下半圆环,最终传动箱壳体通过卡圈的上半圆环抱箍用螺栓紧固。-->采用后轮驱动的自走橡胶履带型式,使作业机行走,橡胶履带既耐盐水腐蚀,又增大了接地面积,减小了对地压强,避免了在盐田作业时的下陷和打滑现象。多用作业机的后部装有旋耕机,能完成和格、活碴或破碴作业。位于作业机前端的铲刀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操纵升、降。铲刀的作业倾角通过撑杆套筒的拧转可调整,以避免推盐作业时,由于盐层薄把泥土带入集盐坑。将旋耕机拆下,换上滚压辊可进行压格作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带滚压辊作业机具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A向示意图。参照附图1、2、3,发动机(1)选用S1100型柴油机、重量轻、功率大,能满足盐田多用作业机的动力需要。机架(2)为左、右对称的框形结构,为降低结构质量,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由前横梁(3)、后横梁(4)、左纵梁(5)、右纵梁(6)、左尾梁(7)、右尾梁(8)、后短横架(9)等组成。变速箱体(10)通过联接板(11)用螺栓固定在后短横架(9)上,左卡圈(12)、右卡圈(13)为半圆形卡环,下半圆形卡环分别焊在左、右尾梁(7)、(8)的末端。左、右最终传动箱壳体(14)、(15)通过左、右卡圈(12)、(13)的上半圆形卡环抱箍并用螺-->栓紧固。行走系统中的驱动轮(16)装在驱动轮轴的末端,导向轮(17)置于前端,所用履带为橡胶履带(18)。采用橡胶履带(18)既耐盐水腐蚀,又增加了接地面积,减小了对地压强,克服了下陷和打滑现象。在作业机具旋耕机(19)的犁刀轴上装上弯刀可进行和格作业,换上直刀能进行活碴或破碴作业,旋耕机(19)通过杠杆提升机构调节工作深度,以满足不同作业的需要,并便于过越盐田和道路行驶。用于推盐的铲刀(20)位于作业机的前端。铲刀臂(21)一端与用螺栓固定在后横梁(4)上的梁轴(22)叉接,另一端铰接在铲刀(20)的下部。铲刀臂(21)上装有下调节杆(23),下调节杆(23)通过撑杆套筒(24)和上调节杆(25)铰接在铲刀(20)的上部。油缸活塞杆(26)铰接在铲刀(20)的中下部。操纵液压控制系统使铲刀升、降,进行推盐作业。上调节杆(25)、下调节杆(23)头部分别为左、右旋螺纹,并各自旋合在撑杆套筒(24)的两端,拧转撑杆套筒(24)来调整铲刀(20)的倾角,以满足推盐作业时不同结晶盐层深度的要求,避免在盐层薄时把泥土带入集盐坑。参照附图4、5,压格作业时,将旋耕机拆去,在变速箱体(10)后端面上装上挂接框,通过插销拖动滚压辊(27)进行工作。滚压辊(27)是由几个辊筒(28)串联而成,在作业机转弯时,避免破坏盐田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田多用作业机,由发动机、机架、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机具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2)为左、右对称框形结构,包括前、后横梁(3)、(4);左、右纵梁(5)、(6);左、右尾梁(7)、(8)和后短横架(9),变速箱体(10)用联接板(11)固接在后短横架(9)上,左、右最终传动箱壳体(14)、(15)用左、右卡圈(12)、(13)与左、右尾梁(7)、(8)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田多用作业机,由发动机、机架、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作业机具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2)为左、右对称框形结构,包括前、后横梁(3)、(4);左、右纵梁(5)、(6);左、右尾梁(7)、(8)和后短横架(9),变速箱体(10)用联接板(11)固接在后短横架(9)上,左、右最终传动箱壳体(14)、(15)用左、右卡圈(12)、(1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甫祥范炳良王式荣牟光怡姚国卫陈洪柱
申请(专利权)人:武进县山河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