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慧芳专利>正文

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1032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它包括把手,装配在把手上的耳道管,所述耳道管内设计有刺针,所述刺针采用磁性材料制作,这样所述刺针的前后端产生磁极,刺针内的磁场方向沿刺针方向;所述耳道管前后贯通,所述耳道管前端外部包裹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所述把手上设计有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所述耳道管的后部通过金属软管与负压腔相连,所述负压腔上连接有负压设备。该装置通过把手将所述耳道管前端深入到患者耳道的囊肿部分,通过电流控制电磁圈通电,对刺针前推力将囊肿刺破,通过所述耳道管将囊肿中的液体抽出。该装置使用简单方便,手术创口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耳道囊肿抽取装置
技术介绍
囊肿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在人体的不同器官中常常都会长有囊肿。耳朵作为人的听力器官,其具有常常的耳道,由于耳道中环境较为潮湿,具有耳垢等排泄物,容易造成体液排泄口的堵塞,也是囊肿多发位置。长在耳朵中的息肉严重时可能会音响患者的听觉,当囊肿位于长长的耳道时,不便于进行手术。因此在对耳朵中的囊肿进行剪切手术时,需要专门耳钳或者耳剪来进行手术,传统的耳钳、耳剪通常都是设计有长而尖的端部,可以方便的将头部插入到所述耳道中的囊肿位置,然后囊肿夹除,在具体使用时,由于耳道中空间狭小,传统的耳剪难以操作,力度难以控制,而且由于耳道内囊肿的位置经常会靠近鼓膜位置,在手术过程中,器械容易碰到鼓膜位置,造成鼓膜的破裂,手术具有较大风险。而且传统的耳道中囊肿手术,常采用剪除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创伤口,而且在将囊肿剪开以后,囊肿中的液态物质容易外泄,污染耳道。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针尖刺破囊肿,并且通过管道将囊肿内液体吸附走的耳道囊肿抽取装置。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耳道囊肿抽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它包括把手(1),装配在把手(1)上的耳道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管(2)内设计有刺针(3),所述刺针(3)滑动装配在所述耳道管(2)前端的内部,所述刺针(3)采用磁性材料制作;所述耳道管(2)前后贯通,所述耳道管(2)前端外部包裹有电磁圈(4),所述电磁圈(4)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所述把手(1)上设计有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11),所述耳道管(2)的后部通过金属软管(21)与负压腔(5)相连,所述负压腔(5)上连接有负压设备(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它包括把手(1),装配在把手(1)上的耳道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管(2)内设计有刺针(3),所述刺针(3)滑动装配在所述耳道管(2)前端的内部,所述刺针(3)采用磁性材料制作;所述耳道管(2)前后贯通,所述耳道管(2)前端外部包裹有电磁圈(4),所述电磁圈(4)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所述把手(1)上设计有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11),所述耳道管(2)的后部通过金属软管(21)与负压腔(5)相连,所述负压腔(5)上连接有负压设备(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上设计有控制电流正反向的电流模块(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囊肿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3)的前部为针尖形状,所述刺针的后部为杆体,所述杆体设计有前后两组均布在杆体外部的滑动块(31),所述滑动块(31)与所述耳道管(2)内壁滑动摩擦接触。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戴慧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