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外耳道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0085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外耳道扩张器。一种外耳道扩张器,包括圆筒形的座柱,座柱下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缺口,缺口靠近座柱底端处设置有固定柱,缺口内设置有扩张片,座柱上端外套有扩张套,扩张片是一带有朝座柱弯曲的沿其垂直方向中心线对称的长条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心下优点:减低炎症发生率,方便耳道内治疗;螺旋式下压,可以保证下压动作轻柔、稳定,易于定位,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对狭窄闭锁的外耳道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外耳道扩张器
技术介绍
外耳道是自外耳门至鼓膜的“S”形弯曲管道,长2.0~2.5cm。从外侧向内侧,外耳道先趋向前上,继而转向后方,最后向前下方。外耳道表面被覆薄层皮肤,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耳道检查和手术是耳鼻喉科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外耳检查和做手术切口都离 不开自动撑开器。目前医院里普遍作用的自动撑开器常规自动撑开器都是两叶带齿, 通过杠杆原理将切口撑开。它具有操作简单,调节方便等优点,但常规自动撑开器常常会对外耳道皮肤造 成不必要的损伤, 甚至因此造成外耳道狭窄闭锁等并发症, 也不能用于耳道的检查。比如公开号为CN20119777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外耳道固定撑开器,其技术方案是:由撑开装置和固定装置构成,撑开装置由窥耳器和支撑圈构成,支撑圈呈椭圆形,窥耳器呈漏斗形,窥耳器由两个关于轴向对称的半叶构成,两个半叶均设置在支撑圈内,其中一个半叶沿径向向外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并与支撑圈固定,另一个半叶沿径向向外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通过螺纹与支撑圈内的螺纹孔连接,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耳道扩张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耳道扩张器,包括圆筒形的座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柱(1)下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缺口(2),所述缺口(2)靠近座柱(1)底端处设置有固定柱(3),缺口(2)内设置有扩张片(4),所述座柱(1)上端外套有扩张套(5),所述扩张片(4)是一带有朝座柱(1)弯曲的沿其垂直方向中心线对称的长条状结构,自座柱(1)轴心至扩张片(4)中心线的截面是一连续弯曲的结构,自上至下包括依次平滑相连接的外凸的压起部(41)、内凹的旋转部(42)、外凸的扩张部(43)、内凹的收缩部(44)、外凸的回转部(45),所述扩张片(4)的横截面与座柱(1)的横截面同轴心,扩张套(5)包括套接在座柱(1)外侧的轴套(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耳道扩张器,包括圆筒形的座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柱(1)下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缺口(2),所述缺口(2)靠近座柱(1)底端处设置有固定柱(3),缺口(2)内设置有扩张片(4),所述座柱(1)上端外套有扩张套(5),所述扩张片(4)是一带有朝座柱(1)弯曲的沿其垂直方向中心线对称的长条状结构,自座柱(1)轴心至扩张片(4)中心线的截面是一连续弯曲的结构,自上至下包括依次平滑相连接的外凸的压起部(41)、内凹的旋转部(42)、外凸的扩张部(43)、内凹的收缩部(44)、外凸的回转部(45),所述扩张片(4)的横截面与座柱(1)的横截面同轴心,扩张套(5)包括套接在座柱(1)外侧的轴套(51)和设置在轴套(51)外侧并向外向下方向倾斜的压起套(52),所述压起套(52)的内表面与所述压起部(4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扩张片(4)通过旋转部(42)与所述固定柱(3)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耳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42)上设置有盲孔,旋转部(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