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05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装配于机箱内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输出端相接的高压放电管,高压放电管由一导电管体和装配于导电管体内的内装钨丝电极的真空玻璃管组成,导电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电管体和钨丝电极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当被测试空气流经导电管体与真空玻璃管间的环状通道时,导电管体与钨丝电极间施加的高压产生高压放电使流经空气中的O↓[2]氧化为O↓[3],特别适用于大气氮氧化物浓度自动监测仪的连续自动监测,高压放电管体积小,结构简单合理,转化率高,可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可充分保证监测中与NO的完全反应。(*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尤其涉及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器所使用的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中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的监测方法中多采用化学发光原理。一氧化氮和臭氧发生反应生成激发态的二氧化氮,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分子通过发射光子以释放多余的能量回到低能态。发光强度与一氧化氮浓度成正比。二氧化氮不与臭氧发生反应,对二氧化氮的监测是利用钼在315℃的还原反应将样气流中存在的NO2还原为NO,样气流通过钼转化器后再进入反应室,此时自动监测仪测定的是空气中总的氮氧化物(NOx)的浓度。NOx与NO的浓度相减可以得到NO2的浓度。因此臭氧发生器是自动监测仪的重要关键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久高效,密封性能好,适于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连续运转的臭氧发生器。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装配于机箱内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输出端相接的高压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管由一导电管体和装配于导电管体内的内装钨丝电极的真空玻璃管组成,导电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电管体和钨丝电极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所述钨丝电极的长度最好与导电管体的长度相匹配,以使通过导电管体内空气中的氧充分氧化为臭氧。所述导电管体采用金属管制作。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导电管体还可采用瓷管或玻璃管制作,在管内壁面覆着导电层。-->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当被测试空气流经导电管体与真空玻璃管间的环状通道时,导电管体与钨丝电极间施加的高压产生高压放电使流经空气中的O2氧化为O3,特别适用于大气氮氧化物浓度自动监测仪的连续自动监测,高压放电管体积小,结构简单合理,转化率高,可产生高浓度稳定的臭氧,可充分保证监测中与NO的完全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高压放电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机箱内装配高压变压器,其输出端接高压放电管,高压放电管由一不锈钢管3和装配于不锈钢管3内的内装有钨丝电极4的真空玻璃管2组成,在不锈钢管3两端分别设进气口7和出气口8,真空玻璃管2套装于不锈钢管3内,真空玻璃管2与于不锈钢管3间形成环状气流通道,不锈钢管3一端装设“O”型圈1,真空玻璃管2与不锈钢管3的结合部装设密封圈5并用螺母6将真空玻璃管2封装于不锈钢管3内,不锈钢管3和钨丝电极4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真空玻璃管2的长度稍短于不锈钢管3的长度,以使通过环状气流通道内被测试空气中的O2充分氧化为O3。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不同之处是用瓷管替代不锈钢管3,在瓷管内壁面覆着金属或非金属导电层。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不同之处是用玻璃管替代不锈钢管3,在玻璃管内壁面覆着金属或非金属导电层。在实际操作时,被测试空气经过渗透膜干燥管时,由于压差作用,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干燥管内管上的微孔渗透到外管而排出管外,得到的干燥气体进入不锈钢管3内的环状气流通道即臭氧发生器,经高压放电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大量的高浓度O3供与NO进行完全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装配于机箱内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输出端相接的高压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管由一导电管体和装配于导电管体内的内装钨丝电极的真空玻璃管组成,导电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电管体和钨丝电极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装配于机箱内的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输出端相接的高压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管由一导电管体和装配于导电管体内的内装钨丝电极的真空玻璃管组成,导电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导电管体和钨丝电极分别接变压器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黄建辉段兆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