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789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4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包括支架座、支架臂、耗材固定芯、铁氟龙导滑管、旋转滑块以及平行移动滑块;所述耗材固定芯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座的上部,所述支架臂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滑块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架臂的外侧,所述旋转滑块上开有滑动槽,所述平行移动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铁氟龙导滑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平行移动滑块并与其固定。在原有放置ABS丝盘的圆柱部分增加了轴承结构,这样送丝过程不单单依靠摩擦力而变为更为可靠的机械传动,从而保证了丝材运动顺畅且受到更小的运动阻力。

Self feeding 3D printer wire fee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3D printing, in particular to a self discharging 3D printer feeder comprises a support seat, a support arm, supplies a fixed core, Teflon tube, rotary slide guide and parallel move the slider; the two ends of the fixed core material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seat through the upper bearing. The support arm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seat side hi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rotating slider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 arm, the rotating slid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parallel slide match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lide guide Teflon tube through the parallel move the slider and fixed. The bearing structure increases in the cylindrical part of the original placement of ABS wire disc, this wire feeding process does not rely solely on friction and become more reliabl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movement of wire and have smaller resistance to 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3D打印机ABS进料支架产品结构单一,仅仅起到对ABS材料的一个固定作用,此结构并无针对ABS丝状材料输出的相关结构优化,使用时只能将此托架与打印机保持固定距离、固定角度才不会影响ABS丝状材料的供应。并且该结构通用性差,一旦角度或距离有偏差就会影响ABS丝状材料的供应形态,造成卡丝或送丝不畅,直接影响3D打印产品质量,严重地还会导致产品成型失败,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浪费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克服原有机构通用灵活性差、操作限制条件多、送丝不畅等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支架臂、耗材固定芯、铁氟龙导滑管、旋转滑块以及平行移动滑块;所述耗材固定芯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座的上部,所述支架臂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滑块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架臂的外侧,所述旋转滑块上开有滑动槽,所述平行移动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铁氟龙导滑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平行移动滑块并与其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架座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U形槽中。优选地,所述支架臂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左右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在原有放置ABS丝盘的圆柱部分增加了轴承结构,这样送丝过程不单单依靠摩擦力而变为更为可靠的机械传动,从而保证了丝材运动顺畅且受到更小的运动阻力;(2)增加了两轴自适应式输出端并加设铁氟龙导滑管,保证了送丝机构在相对于3D打印机的任意位置都可以顺畅送丝,不影响丝材供应形态,增强了机构的通用灵活性减少了使用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包括支架座1、支架臂2、耗材固定芯3、铁氟龙导滑管4、旋转滑块5以及平行移动滑块6;所述耗材固定芯的两端通过轴承7安装在所述支架座的上部,所述支架臂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滑块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架臂的外侧,所述旋转滑块上开有滑动槽8,所述平行移动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铁氟龙导滑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平行移动滑块并与其固定。所述支架座的顶部设有U形槽9,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U形槽中。所述支架臂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左右两侧。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使用,大大拓展了3D打印机耗材的使用方式,保证了3D打印产品的成型质量,克服原有机构通用灵活性差、操作限制条件多、送丝不畅等问题,节约设备布置空间。工作原理:将耗材固定在耗材固定芯上,将耗材固定芯和轴承安放在支架座上,耗材固定芯通过轴承的滚动配合可使耗材在 支架座上低阻力转动;耗材的丝通过旋转滑块上面的平行移动滑块穿过铁氟龙导滑管即可与3D打印机相连,而旋转滑块可在支架臂上360度旋转,同时配合平行移动滑块在旋转滑块上的平行往复运动,即可实现丝材的自适应角度输出,保证了丝材在打印机的任意位置皆能顺畅供应。本技术在原有放置ABS丝盘的圆柱部分增加了轴承结构,这样送丝过程不单单依靠摩擦力而变为更为可靠的机械传动,从而保证了丝材运动顺畅且受到更小的运动阻力;增加了两轴自适应式输出端并加设铁氟龙导滑管,保证了送丝机构在相对于3D打印机的任意位置都可以顺畅送丝,不影响丝材供应形态,增强了机构的通用灵活性减少了使用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支架臂、耗材固定芯、铁氟龙导滑管、旋转滑块以及平行移动滑块;所述耗材固定芯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座的上部,所述支架臂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滑块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架臂的外侧,所述旋转滑块上开有滑动槽,所述平行移动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铁氟龙导滑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平行移动滑块并与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出料3D打印机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支架臂、耗材固定芯、铁氟龙导滑管、旋转滑块以及平行移动滑块;所述耗材固定芯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座的上部,所述支架臂固定在所述支架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滑块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架臂的外侧,所述旋转滑块上开有滑动槽,所述平行移动滑块与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晋唐寿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