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土地基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软土地基处理
,强夯工艺已广泛运用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填海等基础加固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夯锤被高高吊起,然后将夯锤释放,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但是强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缺点有待解决:第一,由于施工土质较为松软,所以在夯锤砸入软粘土中时会陷入泥土中,周围土体的空气被挤压出去后会对夯锤形成真空吸附,使夯锤难以起拔;第二,夯锤受力面积相对较小,在与土体接触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压强,会使土体的受力和沉降分布不均,虽然后期有推平工序,但是效果不明显;第三,夯锤由高空落下会对土体产生较大的冲击,土体迅速产生较高超孔隙水压力,同时水位也会迅速上涨,这些都会阻碍下一次夯击的进行;通常一遍强夯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需要3-5天的时间,大大减缓了施工进度,不利于土体的快速加固;第四,由于强夯为动力固结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因而强夯的应用地点和时间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强夯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却迟迟未能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夯锤(1)、消声套筒(2)、夯击承台(3)、金属滤管(4)和排水软管(5),所述夯击承台(3)顶部设置有轨道凹槽(14),轨道凹槽(14)内安装有消声套筒(2),消声套筒(2)内设置有夯锤(1),所述轨道凹槽(14)的外围且位于夯击承台(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起拔接口(12),每个起拔接口(12)下方均设置有气孔(13),气孔(13)纵向贯穿夯击承台(3);夯击承台(3)下底面通过连接口连接有金属滤管(4),所述金属滤管(4)为双层刚性套管,双层刚性套管为内外套装的内层滤管(8)和外层滤管(7),且内层滤管(8)与外层滤管(7)之间包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夯锤(1)、消声套筒(2)、夯击承台(3)、金属滤管(4)和排水软管(5),所述夯击承台(3)顶部设置有轨道凹槽(14),轨道凹槽(14)内安装有消声套筒(2),消声套筒(2)内设置有夯锤(1),所述轨道凹槽(14)的外围且位于夯击承台(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起拔接口(12),每个起拔接口(12)下方均设置有气孔(13),气孔(13)纵向贯穿夯击承台(3);夯击承台(3)下底面通过连接口连接有金属滤管(4),所述金属滤管(4)为双层刚性套管,双层刚性套管为内外套装的内层滤管(8)和外层滤管(7),且内层滤管(8)与外层滤管(7)之间包裹土工布(9),所述内层滤管(8)与外层滤管(7)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滤孔(11);金属滤管(4)底部设置有可卸式底盖(10);所述排水软管(5)的进水端位于金属滤管(4)底部,排水软管(5)向上依次通过金属滤管(4)和夯击承台(3)下底面的连接口,再穿过夯击承台(3),所述排水软管(5)的出水端位于夯击承台(3)之上,且连接外置的抽水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滤管(8)、土工布(9)和外层滤管(7)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内层滤管(8)和外层滤管(7)的直径均为15~25cm,且内层滤管(8)直径小于外层滤管(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11)的直径为8-10mm,且内层滤管(8)与外层滤管(7)管壁上的滤孔(11)相互重合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承台(3)内设置有由其下底面的连接口至上表面的空心通道,所述空心通道内安装排水软管(5),所述排水软管(5)是直径为15~25mm的塑料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承台(3)为扁平实心钢性圆柱体,其直径为夯锤(1)直径的2-3倍,厚度为15~2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强夯一体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赖建英,陈育民,唐建辉,王志远,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