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693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包括具有活动门的笼体;笼体的每侧壁以及所述活动门均为栅栏结构,相邻两栅格的间距为3.8‑4mm;所述活动门上设有提手;笼体的顶部设有挂钩;挂钩包括与所述笼体可拆卸连接的挂杆以及挂杆上端的钩体;挂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在需要囚禁母蜂时,利用提手来抽出活动门,母蜂进入本囚王笼中后,再插装上活动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栅格间距均为3.8‑4mm,工蜂能够自由通过,母蜂则无法通过,能够有效避免自然分蜂时蜂群飞逃,其具有可调节高度的挂钩,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挂钩挂杆的长度,进而改变笼体的悬挂高度,以适应不同实际情况的需要,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
技术介绍
虽然蜂学领域强调活框饲养的优越性,比如易于防止病虫害、便于蜂蜜的收集、便于监控蜂群的状况、利于人工分蜂、便于人工喂养、可以加巢础造脾等。然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固定蜂箱饲养依然占有重要份量。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活框饲养对养蜂人有相对较高的要求;2)活框保暖较固定封箱差,不利于早春蜂群产卵繁殖;3)活框饲养的管理较为耗时,对于很多务农人员来说往往在农忙季节无暇管理;4)固定蜂箱可以在墙壁上开挖,也可以防止到较高位置,其摆放较为随意,安防蜂群要求较低。因此,在很多地区蜂群的固定封箱饲养依然较为流行。但是固定蜂箱的饲养最大的风险来自自然分蜂的飞逃。通常当一群强群蜂群产生分蜂热后,母蜂带着大约一半数量的工蜂组成新的分群飞出巢穴,新蜂群会落在附近的树上或者屋檐下。然后养蜂者用收蜂笼将新蜂群收放至一个空蜂箱里,至此新蜂群形成。有些时候,新群在离开老巢后不会就近落停,而选择飞逃。这将造成养蜂者的重大损失。研究表明自然分蜂所产生的蜂群比人工分蜂具有明显高的造脾能力和出勤率。因此要利用自然分蜂强的造脾能力和高的出勤率且不造成蜂群的飞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活动门的笼体;所述笼体的每侧壁以及所述活动门均为栅栏结构,相邻两栅格的间距为3.8‑4mm;所述活动门上设有提手;所述笼体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与所述笼体可拆卸连接的挂杆以及挂杆上端的钩体;所述挂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活动门的笼体;所述笼体的每侧壁以及所述活动门均为栅栏结构,相邻两栅格的间距为3.8-4mm;所述活动门上设有提手;所述笼体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与所述笼体可拆卸连接的挂杆以及挂杆上端的钩体;所述挂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插装在所述笼体的开口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分蜂防飞逃囚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为ABS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均李世杰莫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