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3)养殖成鱼期管理;(4)喂养。本发明专利技术鲶鱼的养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存活率高,生命力强,养分充足,自然无公害,产量提高,投资少,见效快,农业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在鲶鱼的养殖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鲶鱼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鲶鱼市场需求量很大,为了增加鲶鱼的产量、加快鲶鱼的生长发育,本专利技术的鲶鱼养殖方法,通过在藕塘中大规模饲养,充分利用藕塘的水、土、热、微生物、昆虫及野生鱼类等资源,可以加快鲶鱼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通过在藕塘中大规模饲养,充分利用藕塘的水、土、热、微生物、昆虫及野生鱼类等资源,操作简便,纯天然无公害,增强了生命力、提高了产量,在鲶鱼的养殖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选择面积1~3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底种有水草,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在鱼苗进池前,首先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喷洒消毒剂杀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买来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5%~10%的食盐水浸洗20分钟左右,培养枝角类生物供鱼苗食用,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投喂动物性饵料或者将动物下脚料煮熟,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所述动物性饵料为蚕蛹、福寿螺卵;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3)养殖成鱼期管理: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苗放入藕塘中饲养,个头小的鱼苗仍留在饲养池中强化培育,然后按照每亩500-800尾进行均匀投放放养;(4)喂养:每3-5天投喂饵料一次,所述饵料包括玉米、小麦、绿豆饼、蚕蛹、福寿螺卵、骨粉,每次投放选择晴天的中午11-13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所述消毒剂为漂白粉或茶枯;所述枝角类生物采用有机肥培育;所述动物性饵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蚕蛹占45%-55%、福寿螺卵30%-5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所述藕塘四周埂高1m,上宽5m,下宽8m,用土夯实,注排水口设在藕塘东侧,设有两道铁丝网防逃,铁丝网深埋地下20cm,高出塘埂20c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的所述饵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玉米25%、小麦17%、绿豆饼25%、蚕蛹15%、福寿螺卵10%、骨粉8%。本专利技术鲶鱼养殖方法实行两级放苗,先集中在培育池精养,然后放入藕塘饲养,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并且在培育池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苗放入藕塘中饲养,个头小的鱼苗仍留在饲养池中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避免在养殖规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效提高鱼苗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当鱼苗放入藕塘饲养时,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协同搭配,随着鱼体增大,食量增多,这样的搭配在保证饵料蛋白质含量不降低的情况下,降低饵料成本。本专利技术选择藕塘作为成鱼期的养殖场所,充分利用藕塘的水、土、热、微生物、昆虫及野生鱼类等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鱼在藕塘中的觅食活动,可以不断翻动表土层,增大土壤空隙及藕塘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清楚水中的杂草,野杂鱼和害虫,改善藕的生态环境,抑制蚊虫繁生,节省人工和除草剂的投入,同时鱼的粪便也为藕塘提供了营养,促进了藕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鲶鱼的养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存活率高,生命力强,养分充足,自然无公害,产量提高,投资少,见效快,农业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在鲶鱼的养殖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专利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实施例1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选择面积1~3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底种有水草,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在鱼苗进池前,首先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喷洒漂白粉杀毒,消毒时间定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买来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8%的食盐水浸洗20分钟左右,施有机肥培养枝角类生物供鱼苗食用,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投喂动物性饵料或者将动物下脚料煮熟,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所述动物性饵料为55%蚕蛹、50%福寿螺卵;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3)养殖成鱼期管理: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苗放入藕塘中饲养,个头小的鱼苗仍留在饲养池中强化培育,然后按照每亩500-800尾进行均匀投放放养;(4)喂养:每3-5天投喂饵料一次,所述饵料包括玉米、小麦、绿豆饼、蚕蛹、福寿螺卵、骨粉,每次投放选择晴天的中午11点。进一步说明,所述藕塘四周埂高1m,上宽5m,下宽8m,用土夯实,注排水口设在藕塘东侧,设有两道铁丝网防逃,铁丝网深埋地下20cm,高出塘埂20cm。再进一步说明,所述饵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玉米25%、小麦17%、绿豆饼25%、蚕蛹15%、福寿螺卵10%、骨粉8%。实施例2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选择面积1~3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底种有水草,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在鱼苗进池前,首先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喷洒茶枯杀毒,消毒时间定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买来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10%的食盐水浸洗20分钟左右,施有机肥培养枝角类生物供鱼苗食用,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投喂动物性饵料或者将动物下脚料煮熟,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所述动物性饵料为45%蚕蛹、30%福寿螺卵;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3)养殖成鱼期管理: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苗放入藕塘中饲养,个头小的鱼苗仍留在饲养池中强化培育,然后按照每亩500-800尾进行均匀投放放养;(4)喂养:每3-5天投喂饵料一次,所述饵料包括玉米、小麦、绿豆饼、蚕蛹、福寿螺卵、骨粉,每次投放选择晴天的中午12点。进一步说明,所述藕塘四周埂高1m,上宽5m,下宽8m,用土夯实,注排水口设在藕塘东侧,设有两道铁丝网防逃,铁丝网深埋地下20cm,高出塘埂20cm。再进一步说明,所述饵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玉米25%、小麦17%、绿豆饼25%、蚕蛹15%、福寿螺卵10%、骨粉8%。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选择面积1~3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底种有水草,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在鱼苗进池前,首先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喷洒消毒剂杀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买来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5%~10%的食盐水浸洗20分钟左右,培养枝角类生物供鱼苗食用,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投喂动物性饵料或者将动物下脚料煮熟,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所述动物性饵料为蚕蛹、福寿螺卵;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3)养殖成鱼期管理: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苗放入藕塘中饲养,个头小的鱼苗仍留在饲养池中强化培育,然后按照每亩500‑800尾进行均匀投放放养;(4)喂养:每3‑5天投喂饵料一次,所述饵料包括玉米、小麦、绿豆饼、蚕蛹、福寿螺卵、骨粉,每次投放选择晴天的中午11‑13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池: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选择面积1~3亩为宜,池深1.5m以上,池底种有水草,不渗漏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2)育苗期的管理:在鱼苗进池前,首先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喷洒消毒剂杀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买来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5%~10%的食盐水浸洗20分钟左右,培养枝角类生物供鱼苗食用,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投喂动物性饵料或者将动物下脚料煮熟,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所述动物性饵料为蚕蛹、福寿螺卵;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准;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3)养殖成鱼期管理:鱼苗生长到10—15厘米左右,从饲养池中挑选个头大的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
申请(专利权)人:何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