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32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充电接口以及设于外壳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由多层壳体构成,相邻两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供电电路位于最内层壳体内,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各个壳体的形变量并在壳体的形变量超过设置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本充电桩具有检测报警功能,充电桩在受到撞击导致壳体发生形变时会向维修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得知情况,使受损的充电桩能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了充电站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作为其配套设施的充电站也渐渐增多。在充电站一般配有充电桩,充电桩从电网获取电能并给电动汽车充电,为电动汽车提供续航所需的能量。在充电站,一般要将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桩附近的指定区域,才能将充电桩的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连接起来。在公司泊车时,难免会出现电动汽车刮擦甚至撞击充电桩的事情。上述清形容易使充电桩损坏,现有的一些充电桩不具有自检功能,在充电桩损坏时,维护人员一般不能再第一时间得知该情况,损坏的充电桩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理。这就导致充电桩的整体运行效率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在受到刮擦或撞击时会向维修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对其进行修理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充电接口以及设于外壳内的供电电路,所述外壳由多层壳体构成,相邻两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供电电路位于最内层壳体内,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各个壳体的形变量并在壳体的形变量超过设置值时发出报警信息。通过上述方案,在壳体受力变形时,检测报警装置向维修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得知情况,维修人员根据客体的报警信息得知各个壳体的形变情况能大致判断出充电桩的受损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维修。通过这种方式,需要维修的充电桩能得到及时维修,使充电桩的运行效率有所保证,且维护人员的维护效率较高。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层壳体由外壳外部至内部依次变厚。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增强壳体的整体强度,降低充电桩受力变形导致内部供电电路受损的几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各个壳体上的应变式传感器;主控模块,包括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报警信息;定位模块,获取充电桩的位置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报警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上述方案,在充电桩受损后,维修人员能得知该充电桩的受损程度及其所在位置,便于维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信模块为GSM通信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向检测报警装置供电。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停电时保证检测报警装置的正常工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受控于主控模块。通过上述方案,在充电桩受损时,警示灯亮起,提醒司机不要使用该充电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充电桩具有检测报警功能,充电桩在受到撞击导致壳体发生形变时会向维修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得知情况,使受损的充电桩能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了充电站的运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充电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充电桩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检测报警装置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层壳;2、显示屏;3、按键;4、充电接口;5、太阳能电池板;6、应变式传感器;7、中层壳;8、里层壳;9、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充电桩,包括外壳,在外壳上装有充电接口4、显示屏2、警示灯9和按键3。另外,在充电桩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参照图2,外壳由多层壳体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由三层壳体构成,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层壳1、中层壳7和里层壳8。在外层壳1与中层壳7以及中层壳7与里层壳8时间均留有空隙,充电桩的供电电路位于里层壳8内。在充电桩上装有检测报警装置,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模块、主控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GPS模块和GSM模块。太阳能电池板5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向检测报警装置供电。检测模块包括多个应变式传感器6。如图2,应变式传感器6贴装于外层壳1、中层壳7和里层壳8上(图中未示出外层壳1上的应变式传感器6,但需要指出的是外层壳1上的应变式传感器6贴装在外层壳1的内壁上),应变式传感器6随壳体的形变而发生形变,其阻值因自身的形变而变化。主控模块包括微处理单元,将应变式传感器6与固定电阻串联构成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一端输入电压VCC,另一端接地,将分压电路的固定电阻或应变式传感器6的高电位端(采样端)与微处理单元的处理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将各个应变式传感器6构成的分压电路的采样端与微处理芯片的不同的输入引脚连接。微处理单元与继电器输出模块通过放大电路连接,其中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对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电压或电流放大,使其足以驱动继电器输出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中的继电器接入警示灯9的回路中,继电器通过控制警示灯9的电源的通断来控制警示灯9的亮灭。GPS电路和GSM射频电路作为外围电路分别与微处理芯片连接。GPS电路获取充电桩的所在位置。参照图3,外层壳1、中层壳7和里层壳8依次变厚。这种结构能增强壳体的整体强度,使外壳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力,不易发生形变。当充电桩被撞击,外层壳1发生形变,其应变式传感器6随之发生形变,应变式传感器6的阻值发生变化,采样端的电压发生变化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微处理单元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后生成包含有充电桩外层壳1受损以及充电桩的所在位置的报警信息并通过GSM射频电路向维修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若撞击力较大,中层壳7发生形变,其应变式传感器6发生形变,应变式传感器6的阻值发生变化,采样端的电压发生变化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微处理单元接收到该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后生成包含有充电桩中层壳7受损以及充电桩的所在位置的报警信息并通过GSM射频电路向维修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外层壳1和中层壳7受撞击形变只是“皮外伤”,不会伤及充电桩内部的供电电路。若撞击力太大,里层壳8发生形变,其应变式传感器6发生形变,应变式传感器6的阻值发生变化,采样端的电压发生变化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微处理单元接收到该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后生成包含有充电桩里层壳8受损以及充电桩的所在位置的报警信息并通过GSM射频电路向维修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与此同时,微处理芯片响应于高电平或低电平输出电压或电流,继电器输出模块得电,继电器吸合,警示灯9得电亮起。此时,充电桩内部的供电电路可能受损,若使用该充电桩可能造成短路、漏电等事故。警示灯9提醒司机不要使用该充电桩,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维修人员根据报警信息能够得知充电桩的位置以及受损程度,根据充电桩的受损程度,维修人员能够大致判断充电桩内部的供电电路是否受损,从而方便做出是否赶赴现场的决定,还能提前准备真正需要的维修工具,做到有的放矢。事有轻重缓急,通过这种方案,可以使真正急需修理的充电桩得到及时的修理,而无需急修的充电桩可以“放一放”。如此,能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也能提高充电站的运行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充电接口以及设于外壳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由多层壳体构成,相邻两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供电电路位于最内层壳体内,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各个壳体的形变量并在壳体的形变量超过设置值时发出报警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充电接口以及设于外壳内的供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由多层壳体构成,相邻两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供电电路位于最内层壳体内,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各个壳体的形变量并在壳体的形变量超过设置值时发出报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多层壳体由外壳外部至内部依次变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各个壳体上的应变式传感器(6);主控模块,包括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施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