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522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具有进气口、圆柱筒外壳、排气管、排灰管、放灰阀、分气室、集尘室、螺旋管和喷淋装置,其中,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导水管和喷淋管;螺旋管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的圆周上,粉尘颗粒在螺旋管运动时相对于圆锥形排气管具有更大的离心力,更容易到达螺旋管内壁,结构紧凑;气流中40微米以下较小粉尘颗粒在水雾混合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更容易混合成较大颗粒,清除效率大大提高;到达壁面的粉尘颗粒在水流的冲刷下向下运动,进入集尘室,并通过排灰管和放灰阀流出除尘器,不会板结硬化,适用于所有粉尘的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风除尘器,尤其是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
技术介绍
旋风除尘器广泛使用在采砂、锅炉、化肥和水泥生产等的粉尘回收。旋风除尘器主要由进气口、圆筒体、圆锥体、排气管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粉尘气流由切线进口进入除尘器后,气流在除尘器内自上而下作旋转运动,气流中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壁移动到达壁面,并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沿壁落入灰斗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粉尘降落在集尘箱内,经放灰阀排出,净化的气体形成上升的旋流,通过排气管汇于集气室,经出口由烟囱排出,达到除尘效果。当前,旋风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下列问题:一是对于40微米以下的粉尘颗粒无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加以清除;而是粉尘降落在集尘箱内容易结块硬化而造成清除困难。中国专利CN101670217A号所公开的“一种湿式喷淋除尘器”专利(申请号:200810013174.6),壳体的上部是除雾区、中部是收尘区、下部是荷电区、除尘器壳体的顶部是出风口、底部是灰斗,固定在树脂螺旋管上的离子喷头的电晕针与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在收尘区内的水管沿圆周均匀布置扇形喷嘴,扇形喷嘴的气相接头与风管沿圆周的出头连接,供风管与风管相连接,供水管与水管相连接,风管与水管在同一平面内,风管出头与水管上的喷嘴气相接头相连接。这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将湿式喷淋除尘与静电除尘结合在一起,中部是收尘区扇形喷嘴喷射出的水,容易造成短路而影响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满足40微米以下的粉尘颗粒清除需要,避免降落在集尘箱内的粉尘结块硬化,使其结构紧凑,提高除尘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具有进气口、圆柱筒外壳、排气管、排灰管、放灰阀、分气室、集尘室、螺旋管和喷淋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口安置在圆柱筒外壳外侧上部,所述分气室位于圆柱筒外壳内侧上部,所述集尘室位于圆柱筒外壳内侧下部;所述排气管为金属或陶瓷制造的圆柱筒,排气管安置在圆柱筒外壳轴心,排气管的下端伸入集尘室,排气管的顶端穿出分气室顶部;所述排灰管安置在集尘室底部,所述放灰阀安置在排灰管底端;所述螺旋管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的圆周上,螺旋管的上端与分气室连通,螺旋管的下端与集尘室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导水管和喷淋管;所述导水管水平布置,导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分气室;所述喷淋管的上端与导 水管连通,喷淋管圆周上分布有小孔,喷淋管外形为螺旋状并沿螺旋管轴心线布置,喷淋管数量与螺旋管数量一致。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螺旋管的数量为3~9个,螺旋管数量少于3个会降低除尘效果,螺旋管数量多于9个不利于喷淋管安置。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导水管与外部水管之间安置加压设备。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出气管、螺旋管和圆柱筒外壳之间的缝隙用水泥、塑料或玻璃钢材料填充。当本技术使用时,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和分气室后加入螺旋管,自上而下作旋转式圆周运动,喷淋管在螺旋管中产生水雾,气流中的较大粉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螺旋管内壁移动到达壁面,气流中40微米以下较小粉尘颗粒在水雾混合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较大颗粒向螺旋管内壁移动到达壁面,到达壁面的粉尘颗粒在水流的冲刷下向下运动,进入集尘室,并通过排灰管和放灰阀流出除尘器,剩余空气通过出气管从出气口排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具有积极的效果:螺旋管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的圆周上,粉尘颗粒在螺旋管运动时相对于圆锥形排气管具有更大的离心力,更容易到达螺旋管内壁,结构紧凑;气流中40微米以下较小粉尘颗粒在水雾混合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更容易混合成较大颗粒,清除效率大大提高;到达壁面的粉尘颗粒在水流的冲刷下向下运动,进入集尘室,并通过排灰管和放灰阀流出除尘器,不会板结硬化,适用于所有粉尘的清除。附图说明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1表示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出气口1,导水管2,进气口3,分气室4,喷淋管5,排气管6,圆柱筒外壳7,集尘室8,排灰管9,放灰阀10,螺旋管1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具有进气口3、圆柱筒外壳7、排气管6、排灰管9、放灰阀10、分气室4、集尘室8、螺旋管11和喷淋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口3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外侧上部,所述分气室4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上部,所述集尘室8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下部;所述排气管6为金属或陶瓷制造的圆柱筒,排气管6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轴心,排气管6的下端伸入集尘室8,排气管6的顶端穿出分气室4顶部;所述排灰管9安置在集尘室8底部,所述放灰阀10安置在排灰管9底端;所述螺旋管11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6的圆周上,螺旋管11的上端与分气室4连通,螺旋管11的下端与集尘 室8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导水管2和喷淋管5;所述导水管2水平布置,导水管2的一端连接外部水管,导水管2的另一端伸入分气室4;所述喷淋管5的上端与导水管2连通,喷淋管5圆周上分布有小孔,喷淋管5外形为螺旋状并沿螺旋管11轴心线布置,喷淋管5数量与螺旋管11数量一致。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螺旋管11的数量为3~9个,螺旋管11数量少于3个会降低除尘效果,螺旋管11数量多于9个不利于喷淋管5安置。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导水管2与外部水管之间安置加压设备。为使本技术进一步适于应用,出气管、螺旋管11和圆柱筒外壳7之间的缝隙用水泥、塑料或玻璃钢材料填充。当本技术使用时,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进气口3和分气室4后加入螺旋管11,自上而下作旋转式圆周运动,喷淋管5在螺旋管11中产生水雾,气流中的较大粉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螺旋管11内壁移动到达壁面,气流中40微米以下较小粉尘颗粒在水雾混合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较大颗粒向螺旋管11内壁移动到达壁面,到达壁面的粉尘颗粒在水流的冲刷下向下运动,进入集尘室8,并通过排灰管9和放灰阀10流出除尘器,剩余空气通过出气管从出气口1排出。实践证明,使用当本技术后,气流中的较大粉尘颗粒清除率提高16%,气流中40微米以下较小粉尘颗粒清除率提高78%。本技术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进气口(3)、圆柱筒外壳(7)、排气管(6)、排灰管(9)、放灰阀(10)、分气室(4)、集尘室(8)、螺旋管(11)和喷淋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口(3)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外侧上部,所述分气室(4)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上部,所述集尘室(8)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下部;所述排气管(6)为金属或陶瓷制造的圆柱筒,排气管(6)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轴心,排气管(6)的下端伸入集尘室(8),排气管(6)的顶端穿出分气室(4)顶部;所述排灰管(9)安置在集尘室(8)底部,所述放灰阀(10)安置在排灰管(9)底端;所述螺旋管(11)有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6)的圆周上,螺旋管(11)的上端与分气室(4)连通,螺旋管(11)的下端与集尘室(8)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导水管(2)和喷淋管(5);所述导水管(2)水平布置,导水管(2)的一端连接外部水管,导水管(2)的另一端伸入分气室(4);所述喷淋管(5)的上端与导水管(2)连通,喷淋管(5)圆周上分布有小孔,喷淋管(5)外形为螺旋状并沿螺旋管(11)轴心线布置,喷淋管(5)数量与螺旋管(11)数量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喷淋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进气口(3)、圆柱筒外壳(7)、排气管(6)、排灰管(9)、放灰阀(10)、分气室(4)、集尘室(8)、螺旋管(11)和喷淋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口(3)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外侧上部,所述分气室(4)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上部,所述集尘室(8)位于圆柱筒外壳(7)内侧下部;所述排气管(6)为金属或陶瓷制造的圆柱筒,排气管(6)安置在圆柱筒外壳(7)轴心,排气管(6)的下端伸入集尘室(8),排气管(6)的顶端穿出分气室(4)顶部;所述排灰管(9)安置在集尘室(8)底部,所述放灰阀(10)安置在排灰管(9)底端;所述螺旋管(11)有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圆柱形排气管(6)的圆周上,螺旋管(11)的上端与分气室(4)连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东黄涛闵利
申请(专利权)人:峨眉山市嘉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