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496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气罐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气管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主、辅两组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的进气口相连,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气路,所述的排气气路上依次设有冷却器和排气电磁阀组;主、辅两组进气气路并联设置,辅进气气路上设有进气电磁阀,压力保温炉进气口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二减压阀来控制先导气气压,进而控制第二减压阀,实现控制炉内气压,并结合控制不同管径不同数量的放气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炉内压力,保持气压的稳定,实现更精确的控制,而且液面加压曲线有较强的重复再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及低压铸造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低压及差压铸造是介于重力铸造和压力铸造之间的一种铸造方法,液面加压控制系统是低压铸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在控制低压铸造过程中的金属液充型及加压凝固。低压铸造浇注工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低压铸造的成品率,具有良好重复再现性能的液面加压装置是实现稳定的浇注工艺的基础和前提,是低压浇注铸件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液面加压装置却存在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对低压保温炉的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一般只能通过人工检测完成,这其中就存在很大的误差,人工干扰因素使得精准度下降,造成了铸件质量的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干扰因素使得精准度下降,造成了铸件质量的难以保证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储气罐、低压保温炉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气管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主、辅两组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的进气口相连,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气路,所述的排气气路上依次设有冷却器和排气电磁阀组;所述的主、辅两组进气气路并联设置,辅进气气路上设有进气电磁阀,压力保温炉进气口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主进气气路由第一减压阀、第一比例阀和第二减压阀依次串联而成,第二减压阀上连接有一控制第二减压阀开度的气压控制结构;主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之间串联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主进气气路与储气罐之间设有手动球阀。使用时,本技术通过控制第二减压阀来控制先导气气压,进而控制第二减压阀,实现控制炉内气压,并结合控制不同管径不同数量的放气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炉内压力,保持气压的稳定,实现更精确的控制,而且液面加压曲线有较强的重复再现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中的标记表示如下:1、空气干燥器;2、空气过滤器;3、第一电磁阀;4、储气罐用压力传感器;5-6、手动球阀; 7、第二电磁阀;8、第一减压阀;9、第一比例阀;10、第二减压阀;11、第二比例阀;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4、冷却器; 15-19、放气电磁阀、20储气罐、21低压保温炉。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储气罐、低压保温炉和冷却器,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系统共有三条气路,分别是主进气路、辅进气路和排气气路,储气罐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气管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主、辅两组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的进气口相连,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气路,所述的排气气路上依次设有冷却器和排气电磁阀组;所述的主、辅两组进气气路并联设置,辅进气气路上设有进气电磁阀,压力保温炉进气口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主进气气路由第一减压阀、第一比例阀和第二减压阀依次串联而成,这里的第一减压阀、第一比例阀和第二减压阀调节炉内气压,第二减压阀上连接有一控制第二减压阀开度的气压控制结构,所述的气压控制结构由第二比例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串联而成;具体来说,第一比例阀起到控制主进气路进气流量,控制炉内气体压力的升压率。第二减压阀的开度是由第二比例阀控制的先导气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二比例阀来调节先导气的气压,进而实现控制第二减压阀的开度,实现控制炉内的气体压力。同时,主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之间串联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主进气气路与储气罐之间设有手动球阀。更进一步,压缩气管上依次设有空气干燥器、空气过滤器,压缩气管与储气罐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储气罐的一侧设有储气罐用压力传感器。冷却器的进气口与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之间通过管路相连,冷却器的排气口处设有至少两条排气通道,每条排气通道的直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每条排气通道上分别设有与排气通道直径相对应的一个或者一组放气电磁阀。通过排气气路设有冷却器和两种及以上不同管径并联的放气电磁阀,通过控制不同管径和不同数量的放气电磁阀来调节炉内气体压力变化。因此,本技术通过控制第二减压阀来控制先导气气压,进而控制第二减压阀,实现控制炉内气压;并结合控制不同管径不同数量的放气阀,可以更好的控制炉内压力,保持气压的稳定,实现更精确的控制,而且液面加压曲线有较强的重复再现性。实施中,在低压保温炉内装有升液管,压缩空气通过主、辅进气路进入到低压保温炉内,低压保温炉的金属液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升液管上升,填充到模型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二减压阀的先导气的气压来控制主进气路的进气量;检测炉内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来控制辅进气路的第二电磁阀,实现升液、充型、保压和加压功能。所述的压缩气管上设有干燥器和过滤器并与稳压储气罐相连,干燥器起到干燥气源气体的作用,减少了气体内含有水分对炉内气压的影响;过滤器起到过滤气源气体的作用,保证气体的纯度,减少了气体内含有杂质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储气罐起到储存气体和稳定气源的作用,前端设有第一电磁阀,储气罐装有储气罐用压力传感器,当储气罐气压低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打开补充气体,当储气罐气压等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关闭,保证了储气罐内的气压和储气量。所述的辅进气路主要是通过第二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的,在充型阶段或增压阶段,当发出打开信号,辅进气路连通,炉内气压迅速增大,当炉内气压接近所设值时,电磁阀关闭,进而实现炉内气体压力的跃升。所述的排气气路是由冷却器和两种及以上不同管径并联的放气电磁阀组成。冷却器是冷却炉内排出的气体,保证放气电磁阀正常工作;两种及以上不同管径并联的放气电磁阀是通过控制打开不同管径及不同数量电磁阀来控制排气量,实现保持炉内气体压力的稳定。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储气罐、低压保温炉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气管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主、辅两组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的进气口相连,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气路,所述的排气气路上依次设有冷却器和排气电磁阀组; 所述的主、辅两组进气气路并联设置,辅进气气路上设有进气电磁阀,压力保温炉进气口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储气罐、低压保温炉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气管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主、辅两组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的进气口相连,低压保温炉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气路,所述的排气气路上依次设有冷却器和排气电磁阀组; 所述的主、辅两组进气气路并联设置,辅进气气路上设有进气电磁阀,压力保温炉进气口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压铸造机的液面加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进气气路由第一减压阀、第一比例阀和第二减压阀依次串联而成,第二减压阀上连接有一控制第二减压阀开度的气压控制结构;主进气气路与低压保温炉之间串联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浪荣陈程苏伯营江艳星唐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