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属于声学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道消声设备如基于共振消声的Helmholtz共鸣器管道,等效于抗性消声器,由喉管和腔体构成。喉管内的空气相当于声质量,腔体相当于弹簧,分别类比于电学线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当声波频率和消声器固有频率最接近时消声量最大,起到声学滤波器作用。但此种共鸣器腔体长度通常远小于声波波长,将其当作集中参数处理所得的共振频率不随尺寸改变,消声管道一旦制成则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因此,需要一种使用非集中参数系统理论研究的共鸣器结构,当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时,共振频率也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在不改变共鸣器腔体体积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腔体的长度使得在声波传输路径上腔体的尺寸和声波波长相近,打破集中参数系统的适用条件,改变内部喉管的横截面和相其对腔体中心位置的距离来改变共鸣器的作用频率。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主体管道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沿主体管道对称分布的尺寸固定的腔体,腔体等间距排列,每个腔体与主体管道之间设有一对固体挡板,两个固体挡板之间形成位置、横截面可变的喉管,喉管偏心率和横截面积的改变通过左右移动固体挡板来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主体管道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沿主体管道对称分布的尺寸固定的腔体,腔体等间距排列,每个腔体与主体管道之间设有一对固体挡板,两个固体挡板之间形成位置、横截面可变的喉管,喉管偏心率和横截面积的改变通过左右移动固体挡板来实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和喉管构成经典的Helmholtz共鸣器,共振频率其中V,l,S为腔体体积、喉管高度、喉管截面积,δ为喉管分别相对于腔体和管道端的末端修正长度之和,c为背景媒质中的声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调共振频率的Helmholtz共鸣器的宽带消声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和喉管均为矩形且喉管位于腔体表面的几何中心,S=2a1*2b1为喉管截面积,a1,b1,a,b分别对应喉管和腔体的半长宽尺寸,vmn为考虑到管中声波的高阶模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彬,杨京,张海龙,邹欣晔,程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