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281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23:57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有效成分含有以下组分:元参10-30,北沙参20-30,麦冬50-80,知母5-20,石斛10-25,黄芪10-30,白术5-15,女贞子10-20,紫草5-15,卷柏10-30,苍耳子15-50,山豆根30-60,辛夷5-20,白芷15-25,淮山药10,石菖蒲10,菟丝子15。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平肝益肾,断经消瘤之功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使月经减少,直至绝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技术背景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易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居于妇科良性肿瘤之首,约占90%。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可致月经过多,引起失血性贫血,有的还会引起流产、不孕症。子宫肌瘤属中医“癥瘕”范畴,其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血瘀、痰结、湿浊等有形之邪相继内生,结于子宫,日久成癥,瘀血癥结内停,冲任失调,瘀不去新难生,瘀结日大。因此,子宫肌瘤的发生总因在于瘀。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耗损阴血,消耗正气,更加重“瘀”的存在,由此因果互生,恶性循环,使病经久难愈。临床上子宫肌瘤患者多表现为舌质黯淡,舌体肿大,舌边有齿痕,脉多沉细,更由于患者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常伴有下腹坠胀、腰腿酸软、头晕乏力等症状,此乃气虚之象。正因为本虚,则标证表现为血中夹块,时有腹痛,舌有瘀点瘀斑之瘀象。久病气虚累及阳虚,水湿不化,聚湿为痰,痰浊胶粘,痰瘀互结。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激素替代治疗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的子宫内膜癌采取手术或化疗效果良好,但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预后很差,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姑息性治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和多药耐药是影响化疗疗效的主要原因,所以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随着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中药高效低毒的特点日益引起关注,传统中药在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症状体征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日渐显现。因此,发掘具有抗子宫内膜癌作用的中药以及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有效成分含有以下组分:元参10-30,北沙参20-30,麦冬50-80,知母5-20,石斛10-25,黄芪10-30,白术5-15,女贞子10-20,紫草5-15,卷柏10-30,苍耳子15-50,山豆根30-60,辛夷5-20,白芷15-25,淮山药10,石菖蒲10,菟丝子1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是胶囊、颗粒、片剂、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优点在于:1、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平肝益肾,断经消瘤之功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使月经减少,直至绝经;2、可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防治;3、药味数少,便于制备,原材料丰富易得,成本低,适于推广;4、由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元参10份,北沙参20份,麦冬50份,知母5份,石斛10份,黄芪10份,白术5份,女贞子10份,紫草5份,卷柏10份,苍耳子15份,山豆根30份,辛夷5份,白芷15份,淮山药10份,石菖蒲10份,菟丝子15份。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实施例2元参30份,北沙参30份,麦冬80份,知母20份,石斛25份,黄芪30份,白术15份,女贞子20份,紫草15份,卷柏30份,苍耳子50份,山豆根60份,辛夷20份,白芷25份,淮山药10份,石菖蒲10份,菟丝子15份。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实施例3元参20份,北沙参25份,麦冬60份,知母15份,石斛20份,黄芪20份,白术10份,女贞子15份,紫草10份,卷柏20份,苍耳子20份,山豆根50份,辛夷15份,白芷20份,淮山药10份,石菖蒲10份,菟丝子15份。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应用实施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天津医科大学医院保存;BABL/C小鼠(4-6周龄)。1.2 小鼠模型建立 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于1640(含10%FBS)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取生长良好的细胞经胰酶消化后,用计数板计数,将细胞密度调整至25×107/ml。取40只BABL/C小鼠,将0.2ml的25×107/ml Ishikawa细胞接种于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接种8d后开始抑瘤试验。1.3 抑瘤试验将造模成功荷瘤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腹腔射生理盐水2ml/只,每天1次,连续20d;中药组,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煎煮至含生药量0.25g/mL,2ml/只灌胃,每天2次,连续20d;顺铂组(阳性对照),给予顺铂腹腔注射0.2ml/只(按照2mg/kg给药),每天1次,连续20d。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质量情况,20d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径(L)和短径(W),并按肿瘤体积计算公式V=L×W2/2计算肿瘤体积。另外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IR),抑瘤率=[(生理盐水组肿瘤重量-实验组肿瘤重量)/生理盐水组肿瘤重]×100%。1.4 数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多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各组药物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影响药物治疗后20d,生理盐水组移植瘤继续长大,而中药组和顺铂组移植瘤变小,见表3。表1 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体积组别 移植瘤体积(立方米) 生理盐水组 2.75±0.05 中药组 1.35±0.14*顺铂组 1.38±0.14*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2.2 各组药物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瘤重的影响实验结束后,称取各组移植瘤瘤重,各用药组瘤重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各用药组间瘤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2 小鼠移植瘤重和抑瘤率组别 移植瘤重(克) 抑瘤率(%) 生理盐水组 3.75±0.05 -- 中药组 2.29±0.08*38.58 顺铂组 2.32±0.24*38.55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肿瘤的生长,效果与西药顺铂相当。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有效成分含有以下组分:元参10‑30,北沙参20‑30,麦冬50‑80,知母5‑20,石斛10‑25,黄芪10‑30,白术5‑15,女贞子10‑20,紫草5‑15,卷柏10‑30,苍耳子15‑50,山豆根30‑60,辛夷5‑20,白芷15‑25,淮山药10,石菖蒲10,菟丝子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有效成分含有以下组分:元参10-30,北沙参20-30,麦冬50-80,知母5-20,石斛10-25,黄芪10-30,白术5-15,女贞子10-20,紫草5-15,卷柏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奎何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禾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