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浓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36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粉尘浓度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粉尘浓度传感器。激光发射组件输出的激光射向光敏感区,粉尘气流由进气孔进入流道,经过光敏感区,感光元件获得粉尘的散射光信号,再由电路板处理得到粉尘浓度。将设有感光元件的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并采用盖体盖合于开口处,壳体外的第一导电屏蔽层与盖体外的第二导电屏蔽层通过盖合处保持电连接,而第二导电屏蔽层保持与电路板地线电连接,保证由壳体和盖体组成的整个传感器外壳与电路板地线实现电连接,从而可靠屏蔽外界辐射干扰。该粉尘浓度传感器采用电镀有导电屏蔽层的壳体与盖体进行屏蔽,让感光元件的检测信号难以受到外界辐射干扰,确保测量结果准确,而且容易加工与装配,整体结构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粉尘浓度传感
,尤其涉及粉尘浓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粉尘浓度传感器是利用MIE散射理论对空气中悬浮颗粒进行计数或者质量浓度测量的装置。粉尘浓度传感器通常包括一个供气流流动的流道、一个用于产生激光的激光发射管及一个用于感应光线的感光元件。气流在流道中流动,流过感光原件上方时受到激光照射产生散射光,感光元件接受到散射光,通过对散射光的分析得到流过气体中粉尘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粉尘浓度传感器中,感光元件的检测信号容易受到外界辐射干扰,在受到干扰后测量结果将产生较大误差。现有粉尘浓度传感器通常使用金属壳覆盖于电路板上或者使用金属外壳包裹整体结构,进行屏蔽。金属壳覆盖于电路板上的方案,因为包裹不全,屏蔽效果欠佳。金属外壳包裹整体结构的方案,使得粉尘浓度传感器笨重,并且增加了安装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粉尘浓度传感器在金属壳覆盖于电路板上时屏蔽效果欠佳及在金属外壳包裹整体结构时引起笨重与安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包括:具有一流道与一开口的壳体,所述流道的一端形成有进气孔、另一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流道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粉尘浓度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粉尘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流道与一开口的壳体,所述流道的一端形成有进气孔、另一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流道内设有一光敏感区,所述壳体的外壁电镀有第一导电屏蔽层;用于将激光输出至所述光敏感区的激光发射组件;其感光面朝向于所述光敏感区的感光元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的电路板;以及盖合于所述开口处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壁电镀有与所述电路板的地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屏蔽层,所述第一导电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屏蔽层通过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之间的盖合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粉尘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流道与一开口的壳体,所述流道的一端形成有进气孔、另一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流道内设有一光敏感区,所述壳体的外壁电镀有第一导电屏蔽层;用于将激光输出至所述光敏感区的激光发射组件;其感光面朝向于所述光敏感区的感光元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的电路板;以及盖合于所述开口处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壁电镀有与所述电路板的地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屏蔽层,所述第一导电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屏蔽层通过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之间的盖合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开口相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中相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的安装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安装槽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安装槽的第二通风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上,由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明彭烁沈志聪刘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