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金德专利>正文

秸秆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秸秆还田机,由动力传送机构、升降机构、护板、转子轴切刀等组成,在所述的秸秆还田机的外周设有矩形固定框架;在护板底边设有弧形底板,转子切刀为转子轴径向牢固连接的长切刀和短切刀。工作稳定,易过沟坎,易将贴地秸秆拾起切碎,大大提高了秸秆的还田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还田机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械。目前,出于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秸秆还田对于培肥土壤,有种于作物生长等诸多方面考虑,秸秆还田已成为今后农业耕作的发展趋势,不同型号及构造的秸秆还田机也应运而生,由于秸秆还田机发展历史还不长,有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如倒伏贴近地面的秸秆还田困难,机器工作时,不够稳定,机器过沟岗时,功率消耗大,动力输出轴易损坏等。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秸秆全部还田,工作稳定,易过沟岗的秸秆还田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秸秆还田机,由动力传送机构、升降机构、护板、转子轴切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秸秆还田机的外周设有矩形固定框架;矩形框架内安装有转子轴,在矩形框架两个侧边框内安装有护板,所述的两个护板底边设有弧形底板,弧形底板与侧板垂直且牢固连接;所述的转子切刀为转子轴径向牢固连接的长切刀和短切刀。由于本技术秸秆还田机设有矩形框架增加了秸秆还田机工作时的稳定性,侧板具有弧形底板容易过沟坎,转子轴上的长、短切刀结构,易将贴地秸秆拾起切碎,大大提高了秸秆的还田率,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图1为秸秆还田机示意图。图2为转子轴切刀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秸秆还田机的动力输出及升降装置采用现有公知技术,矩形框架1牢固连接在秸秆还田机外周,矩形框架1的两个侧边框内安装有可调式护板4,侧边框下设有轴承座,转子轴5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在矩形框架1内,在转子轴5表面径向安有两种切刀,靠近转子轴5一端的一组切刀为长切刀7,其余为短切刀6,在转子轴5一端设有轮,拖拉机输出轴与变速箱2传动连接,可调式护板4底边为凸弧形,并牢固连接有与侧板4底边弧形相吻合且与侧板4垂直的弧形底板3,在矩形框架1的后边框下安装有地轮轴和地轮。其工作过程为升降装置动作,放下秸秆还田机械,拖拉机输出轴通过变速箱2带动转子轴5,切刀6、7旋转,在拖拉机前行过程中,将秸秆压倒,旋转的切刀将秸秆切碎与土混合,在过沟坎时,弧形底板3将秸秆还田机向上托升,减少了前行阻力,由于具有矩形框架1,使秸秆还田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增加了工作稳定性,由于具有长短切刀6、7,易将全部秸秆拾起切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秸秆还田机,由动力传送机构、升降机构、护板、转子轴切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秸秆还田机的外周设有矩形固定框架(1);矩形框架(1)内安装有转子轴(5),在矩形框架(1)两个侧边框内安装有护板(4),所述的两个护板(4)底边设有弧形底板(3),弧形底板(3)与侧板(4)垂直且牢固连接;所述的转子切刀(6、7)为转子轴(5)径向牢固连接的长切刀(7)和短切刀(6)。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还田机,由动力传送机构、升降机构、护板、转子轴切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秸秆还田机的外周设有矩形固定框架(1);矩形框架(1)内安装有转子轴(5),在矩形框架(1)两个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德
申请(专利权)人:朱金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