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使用该气体生产装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6831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得到规定气体的气体生成装置。所公开的气体生成装置(100)包括用于配置水性液体(10)的槽(110)、配置于槽(110)内的隔离件(130)、以及配置于槽(110)内的第一电极(121)以及第二电极(122)。在槽(110)的上部形成有第一气体放出口(110a)以及第二气体放出口(110b)。槽(110)通过包括隔离件(130)的分隔件(132)被划分为第一电极(121)所存在的第一区域(111)与第二电极(122)所存在的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与第一气体放出口(110a)连接。第二区域(112)与第二气体放出口(110b)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使用该气体生成装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氢气、氧气是经常在化学实验中使用的气体。但是,在使用上述气体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储气瓶,而储气瓶的管理比较麻烦。另外,在使用储气瓶的情况下,需要将储气瓶移动至使用氢气、氧气的地点或进行配管。因此,以往,对于在任意地点且在任意时间获得氢气、氧气所需的劳力较大。另一方面,以往提出了通过对水溶液进行电解而生成氢气以及氧气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4-143508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7-284730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4-143508号公报的装置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对电解液进行电解。但是,离子交换膜的能力由于使用而降低,因此需要更换或再生。另外,由于离子交换膜的电阻较大,因此在电解时需要施加高电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35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847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这种状况下,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获得规气体的气体生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气体生成装置通过对水性液体进行电解而生成气体,所述气体生成装置包括: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6/172103.html" title="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使用该气体生产装置的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使用该气体生产装置的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生成装置,其通过对水性液体进行电解而生成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生成装置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水性液体的槽、配置于所述槽内的隔离件、以及配置于所述槽内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在所述槽的上部形成有第一气体放出口以及第二气体放出口,所述槽通过包括所述隔离件的分隔件被划分为所述第一电极所存在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极所存在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气体放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气体放出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6 JP 2015-0521071.一种气体生成装置,其通过对水性液体进行电解而生成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生成装置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水性液体的槽、配置于所述槽内的隔离件、以及配置于所述槽内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在所述槽的上部形成有第一气体放出口以及第二气体放出口,所述槽通过包括所述隔离件的分隔件被划分为所述第一电极所存在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极所存在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气体放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气体放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以包围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生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与铅垂方向所成的角度不足10°,所述隔离件包括以包围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式配置的筒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电极成为阴极且所述第二电极成为阳极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以隔着所述隔离件将所述第二电极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件的比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靠上方的局部,存在有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的连接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棚桥正和棚桥正治
申请(专利权)人:棚氏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