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足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穿着者的步行性的具备包扎功能的足关节用绷带。足关节用绷带(100)具备:带状的本体部(10),其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10c)的织物织成,且由卷绕部(11)、第1支持部(12)以及第2支持部(13)构成,该卷绕部(11)卷绕于穿着者的脚踝,该第1支持部(12)配置于穿着者的脚背至脚踝,该第2支持部(13)在穿着者的脚背的上部与第1支持部(12)交叉且配置于穿着者的脚踝至脚背;固定部(20),其接合于本体部(10)的一端(10a),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23)的织物织成,且紧固于与穿着者的跖骨对应的部分;以及扣合部(30),其接合于本体部(10)的另一端(10b),且具有相对于固定部(20)的绒圈面(23)扣卸的面状扣件的钩面(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支持穿着者的日常动作的足关节用绷带,尤其关于一种提高足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小腿三头肌(腿肚)的疲劳,并且缓解跟腱、小腿三头肌及足关节外侧(韧带)的疼痛的具备包扎功能的足关节用绷带。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应对预防手关节、足关节或膝关节的扭伤等外伤、这些受到外伤时的应急处理、受伤后至完全恢复的康复(rehabilitation)的辅助或预防外伤等的复发等医疗用目的,而使用有带状的包扎带(贴合于身体的部分而使用的伸缩性或非伸缩性黏着布带)或绷带、以圆编而编成的大致筒状的护具等。这些之中,包扎带有如下问题:一次性使用而不经济,根据使用者的体质不同黏着剂会导致使用者的皮肤产生斑疹,而且对高龄者等皮肤脆弱的使用者而言在剥离包扎带时会有产生表皮剥离之虞。此外,圆编的护具有如下问题:由于为大致筒状,故而有在使受伤的部位强行弯曲而插入的情形时会伴随着疼痛之虞,而且与包扎带相比固定力较差。相对于此,绷带由于使在经纱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织物,故而易于追随患部,可由穿着者自身一面调整固定力一面卷绕,不对穿着者的身体的活动施加强制力便可获得稳定的固定力,且可反复使用,故而较为经济。例如,现有的脚踝矫正器具备:扣止部,其扣止于脚的大拇趾或其他脚趾;带状的环状卷绕部,其呈环状卷绕于脚踝而固定,且具有沿该卷绕的方向伸缩的可挠性;带状的螺旋卷绕部,其将这些扣止部与环状卷绕部连接,自脚的大拇趾或其他脚趾呈螺旋状卷绕至脚踝,且具有沿该卷绕的方向伸缩的可挠性;以及弯曲螺旋卷绕部,其在环状卷绕部及螺旋卷绕部与扣止部之间弯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56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对于现有的脚踝矫正器,由于将供脚的大拇趾或其他脚趾插入的扣止部作为固定件,且自脚趾呈螺旋状卷绕至脚踝,故而矫正脚踝的外旋或内旋,并非意图用以使脚踝的关节整体稳定的包扎(8字形(Figure eight))。此外,现有的脚踝矫正器由于仅有脚的大拇趾或其他脚趾中的1根脚趾插入扣止部,故而有如下问题:与其他脚趾相比,插入有扣止部的脚趾以扣止部的布料的厚度的量变高,在穿着脚踝矫正器步行时会在脚底产生不适感。此外,现有的脚踝矫正器将在橡胶板的正背面接合固定有布(面状扣件布、普通布)的素材用于环状卷绕部,而有环状卷绕部的厚度变厚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1中,未具体地揭示弯曲螺旋卷绕部、环状卷绕部及螺旋卷绕部的最大伸长率。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足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穿着者的步行性的具备包扎功能的足关节用绷带。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在本专利技术的足关节用绷带中,具备:带状的本体部,其由织物织成,且由卷绕部、第1支持部以及第2支持部构成,该卷绕部卷绕于穿着者的脚踝,该第1支持部配置在从穿着者的脚背至脚踝,该第2支持部在穿着者的脚背的上部与第1支持部交叉且配置在从穿着者的脚踝至脚背;固定部,其接合于本体部的一端,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的织物织成,且紧固于与穿着者的跖骨对应的部分;以及扣合部,其接合于本体部的另一端,且具有相对于固定部的绒圈面扣卸的面状扣件的钩面。再者,本专利技术中,“配置”是指“接触并固定于相对于人(穿着者的部位)的特定位置”,“配设”是指“设置于相对于物(足关节用绷带)的特定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足关节用绷带可提高足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小腿三头肌的疲劳,并且可缓解跟腱、小腿三头肌及足关节外侧(韧带)的疼痛。附图说明图1(a)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右脚内翻扭伤预防用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概略构成的前视图,(b)为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后视图。图2(a)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本体部及固定部形成有图案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概略构成的前视图,(b)为图2(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后视图。图3(a)为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左侧视图,(b)为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右侧视图,(c)为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俯视图,(d)为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仰视图。图4(a)为将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本体部表示为环状的左侧视图,(b)为将图1(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本体部表示为环状的右侧视图。图5(a)为使图1所示的固定部的中心标记位于正面中央的前视图,(b)为图1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立体图。图6(a)为自左侧前方观察图1及图4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b)为自正面侧观察图1及图4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c)为自左侧后方观察图1及图4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d)为自右侧前方观察图1及图4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穿着状态的说明图。图7(a)为表示在图1及图4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固定部中插入右脚的脚尖的状态的说明图,(b)为表示使本体部自右脚的内踝半旋转至脚踝的状态的说明图,(c)为表示自图7(b)所示的状态进而半旋转至脚踝的状态的说明图,(d)为表示将本体部在脚背上配置于右脚的外踝至第1趾侧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a)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左脚内翻扭伤预防用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概略构成的前视图,(b)为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后视图。图9(a)为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左侧视图,(b)为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右侧视图,(c)为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俯视图,(d)为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仰视图。图10(a)为将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本体部表示为环状的左侧视图,(b)为将图8(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本体部表示为环状的右侧视图。图11(a)为用以说明图1所示的本体部及固定部的绒圈面的织物组织的一例的说明图,(b)为图11(a)所示的织物组织的箭头A-A'线的剖视图。图12(a)为用以说明图2所示的本体部及固定部的绒圈面及图案部分的织物组织的一例的说明图,(b)为图12(a)所示的织物组织的箭头B-B'线的剖视图。图13为表示图1所示的本体部的最大伸长率的不同所引起的效果感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4(a)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右脚内翻扭伤预防用的另一足关节用绷带的概略构成的前视图,(b)为图14(a)所示的足关节用绷带的后视图。图15(a)为用以说明图14(a)及图14(b)所示的本体部的面料面的织物组织的一例的说明图,(b)为图15(a)所示的织物组织的箭头C-C'线的剖视图。图16(a)为用以说明不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的本体部的图案部分的织物组织的一例的说明图,(b)为图16(a)所示的织物组织的箭头D-D'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绷带是指“通过以在经纱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织物作为主要材料,并将该带状织物卷绕于身体的一部分而可辅助该身体的功能的物品”,只要具有此种效力,即便不表现为绷带(例如包扎护具、护具带等)亦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绷带的范围内。如图1~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足关节用绷带100具备:带状的本体部10,其由卷绕部11、第1支持部12以及第2支持部13构成,该卷绕部11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10c的织物织成,卷绕于穿着者的脚踝,该第1支持部12以拉伸状态配置在穿着者的脚背至脚踝,该第2支持部13在穿着者的脚背的上部与第1支持部12交叉且以拉伸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关节用绷带,其特征在于,具备:带状的本体部,其由织物织成,且由如下部分构成:卷绕部,其卷绕于穿着者的脚踝;第1支持部,其配置于上述穿着者的脚背至脚踝;以及第2支持部,其在上述穿着者的脚背的上部与上述第1支持部交叉且配置于上述穿着者的脚踝至脚背;固定部,其接合于上述本体部的一端,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的织物织成,且紧固于与上述穿着者的跖骨对应的部分;以及扣合部,其接合于上述本体部的另一端,且具有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绒圈面扣卸的面状扣件的钩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03 JP 2014-040937;2014.03.06 JP 2014-043631.一种足关节用绷带,其特征在于,具备:带状的本体部,其由织物织成,且由如下部分构成:卷绕部,其卷绕于穿着者的脚踝;第1支持部,其配置于上述穿着者的脚背至脚踝;以及第2支持部,其在上述穿着者的脚背的上部与上述第1支持部交叉且配置于上述穿着者的脚踝至脚背;固定部,其接合于上述本体部的一端,由具有面状扣件的绒圈面的织物织成,且紧固于与上述穿着者的跖骨对应的部分;以及扣合部,其接合于上述本体部的另一端,且具有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绒圈面扣卸的面状扣件的钩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关节用绷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支持部配设于上述本体部的一端侧,上述第2支持部配设于上述本体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显晴,尾岛仁,絈野英宪,
申请(专利权)人:兴和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