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61875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9:41
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铁加入初始Cu2+浓度为50‑70g/l硫酸铜溶液在50‑70℃进行一次置换,待溶液中铜离子降至3‑5g/l时停止置换;溶液中补充铜作为第二次置换前液;第二次置换后继续在置换后溶液中补充铜作为第三次置换前液;在第三次置换完成,待终点达到3‑5g/l后停止置换将溶液转出;转出溶液在另一系统内延长置换时间进行深度置换,直至溶液铜含量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过程减少了两次废水外排,将废水量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具有一定的环保效益;置换过程铜的置换量与铁的消耗量之比可降至1:0.9;三遍置换整个置换过程无需补充酸,节约了成本也降低了置换最终溶液处理时中和酸带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置换法制备海绵铜,采用同一硫酸铜溶液一次置换的方式,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用铁进行置换,待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小于一定浓度时停止置换取出海绵铜。为保证置换效率及产出粉的质量,通常置换前溶液中Cu2+浓度为50-70g/l,H+浓度40-70g/l,置换温度50-70℃,通过实验发现置换过程待铜离子降至3-5g/l后,铜的置换量明显减少,此时铁与酸反应加强,开始大量的消耗铁,若要将溶液中Cu含量置换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2.0mg/l以内,置换过程铜的置换量与铁的消耗量之比将达到1:1.8,整个过程虽然保证了铜的回收率,但成本相对较高,且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硫酸亚铁溶液,铁浓度较高不易处理,重金属含量达不到废水外排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相对较高、废液不易处理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铁加入初始Cu2+浓度为50-70g/l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铁加入初始Cu2+浓度为50‑70g/l硫酸铜溶液在50‑70℃进行一次置换,待溶液中铜离子降至3‑5g/l时停止置换;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置换后溶液转出进行溶铜补充铜离子,达到置换要求铜离子浓度后进行第二次置换,待溶液中铜离子降至3‑5g/l时停止置换;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置换后溶液转出进行溶铜补充铜离子,达到置换要求铜离子浓度后进行第三次置换,待溶液铜离子降至3‑5g/l时停止置换,并将置换后硫酸铜溶液全部转入单独的置换装置内;步骤四:在单独的置换装置内,利用废铁延长置换时间进行深度置换,直至溶液铜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置换法生产海绵铜中的节能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铁加入初始Cu2+浓度为50-70g/l硫酸铜溶液在50-70℃进行一次置换,待溶液中铜离子降至3-5g/l时停止置换;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置换后溶液转出进行溶铜补充铜离子,达到置换要求铜离子浓度后进行第二次置换,待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亮王清宏陈集云燕生虎王德鸿高泽会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