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是一种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枕头作为一种睡眠工具,是人们居家床上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每个人将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枕头是否舒适直接关系到睡眠质量。现有的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目前,市面上广受欢迎的枕头有两种:第一种是传统型枕头,其一般采用聚酯纤维作为填充物填充成枕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定型,因此无法满足人体工学的颈部支撑,对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第二种是改进型枕头,其符合人体工学,能够较好地减轻人在睡眠时头部与颈椎所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但其枕芯整体要么偏硬要么偏软,人们在购买时需选择性购买,且无法满足一个消费者时而要求软时而要求硬的需求。这两种枕头还存在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均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可视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枕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枕头,包括枕芯和与枕芯相适配的枕套和健康监测系统,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微控制器、安装壳、中继器、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枕头,包括枕芯(1)和与枕芯(1)相适配的枕套(2)和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3)、微控制器(4)、安装壳(5)、中继器(16)、服务器(17)和终端设备(18),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枕芯(1)中,微控制器(4)设置在安装壳(5)内,安装壳(5)安装在枕芯(1)的一个侧面上,薄膜压力传感器(3)与微控制器(4)连接,微控制器(4)与终端设备(18)连接,所述中继器(16)设置在距离枕芯(1)一定距离的地方,所述服务器(17)和所述终端设备(18)均为远程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3)采集使用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间、呼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枕头,包括枕芯(1)和与枕芯(1)相适配的枕套(2)和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3)、微控制器(4)、安装壳(5)、中继器(16)、服务器(17)和终端设备(18),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枕芯(1)中,微控制器(4)设置在安装壳(5)内,安装壳(5)安装在枕芯(1)的一个侧面上,薄膜压力传感器(3)与微控制器(4)连接,微控制器(4)与终端设备(18)连接,所述中继器(16)设置在距离枕芯(1)一定距离的地方,所述服务器(17)和所述终端设备(18)均为远程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3)采集使用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间、呼吸暂停时间、翻身次数,并传输使用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间、呼吸暂停时间、翻身次数给微控制器(4),微控制器(4)传输使用者的心率、呼吸率、打鼾时间、呼吸暂停时间、翻身次数给中继器(16),中继器(16)结合环境数据,进过二次计算,通过蜂窝通讯将所述二次计算睡眠数据传递给远程设置的服务器(17),服务器(17)进行三次运算和量化,使得终端设备(18)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连接到所述服务器(17)并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浏览,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睡眠者的睡眠环境及睡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4)包括微控制器底杯(41)、微控制器外壳(42)和微控制器盖(48),微控制器外壳(42)和微控制器盖(48)通过第一磁铁(43)吸引在一起,所述微控制器底杯(41)固定在安装壳(5)内,微控制器底杯(41)内部设置有第一PCB板,所述微控制器盖(48)盖在微控制器外壳(42)的顶部,微控制器外壳(42)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光体(44)、第二PCB板(45)、第三PCB板(46)和底杯固定卡环(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4)与中继器(16)之间通过射频在直径距离为(10)米的范围内进行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16)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19)、顶盖(25)、辅盖(26)和透光盖(29),所述底座(19)和所述顶盖(25)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导光体(20)、第七PCB板(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