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潇儒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458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4:26
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控制器;第一通道上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通道上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初级过滤器,高级过滤器,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依次经过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的空气依次经过第一入风口、初级过滤器、高级过滤器、第二轴流风机和第二入风口吸入到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进行抽风和送风对房间形成交替的正负压,形成的负压从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深度的排出室内污染物,形成的正压将室外新鲜空气渗透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达到短时间内深度交换室内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舒适美观同时更加注重室内空气的质量。但是目前室内装修及大量家用化工产品的使用,使得室内或汽车内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新建室内或新买汽车内部空气中含有的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有害气体,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对新房和新车进行空气净化。但是,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多数只是起到一个对流作用,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度的清除室内有害物质,因此有待开发一种可以短时间内对新装修的室内空气进行深度净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短时间内对新装修的室内空气进行深度净化的室内污染空去的变压力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控制器;所述第一通道上内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初级过滤器和高级过滤器,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一入风口和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二入风口;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轴流风机分别完成抽风过程和送风过程;抽风过程: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通道内,然后再经过第一轴流风机,最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送风过程: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入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二通道内,然后再依次经过所述初级过滤器、高级过滤器和第二轴流风机最后从所述第二入风口吸入到室内空间内;所述排风过程和送风过程依次交替进行。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通道隔板。优选地,所述通道隔板采用金属隔板。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通道隔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入风口处均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挡板采用木质挡板。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为蓄电池、电瓶或者外接交流电源。优选地,所述外壳采用金属外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分别控制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进行抽风和送风对房间形成交替的正负压,依靠室内形成的负压从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深度的排出室内污染物,再依靠室内形成的正压将室外新鲜空气渗透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抽风送风交替进行,达到短时间内深度交换室内空气,极大地缩短污染物排出时间,保证了居住环境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处理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的对应的标号:外壳-1;第一通道-2,第一出风口-21,第一轴流风机-22,第二出风口-23;第二通道-3,第一入风口-31,初级过滤器-32,高级过滤器-33,第二轴流风机-34,第二入风口-35;控制器-4;通道隔板-5;挡板-6;电源装置-7;墙壁-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采用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形成保护罩,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质量更好。在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7,其中电源装置7可以是蓄电池、电瓶或者外接交流电源,多种选择使得整个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和控制器4,其中第一通道2为室内空气排出通道,第二通道3为室外新鲜空气引入通道,而控制器4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排出和室外空气的引入。所述第一通道1上内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22,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一出风口21和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二出风口23;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34,初级过滤器32和高级过滤器33,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一入风口31和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二入风口35;在所述控制器4的控制下,第一轴流风机22启动进行抽风,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21进入到第一通道2内,然后再经过第一轴流风机22,最后由第二出风口23排出,在抽风排气的过程中,室内会形成一个负压通道,这时不仅可以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可以从墙壁8家具等多孔结构中吸出尽可能多的污染物并排出;在所述控制器4的控制下,所述第二轴流风机34启动并开始往室内送风,然后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入风口31进入到第二通道3内,然后经过初级过滤器32过滤掉空气中大颗粒灰尘以及悬浮颗粒,再通过高级过滤器8过滤掉小颗粒污染物,再通过第二轴流风机34最后从第二入风口35吸入到室内空间内,此时在室内形成正压,可以将新鲜空气渗透到墙壁8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进行深度交换。所述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之间设置有通道隔板5,用于将两通道隔开并独立,所述通道隔板5采用金属隔板。所述控制器4设置在所述通道隔板5上,并且所述控制器4设置在所述通道隔板5的正中央位置。另外,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第一入风口31处均设置有挡板6,用于保证整个装置的封闭性,同时控制空气交换的频率和交换深度,所述挡板6采用木质挡板。本技术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室内带有污染物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2排向室外,并且室内形成负压,当所述压力达到预先设置的压力值,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停止工作,并使停止状态保持一段时间,目的是在负压作用下从墙壁8家具等多孔结构中吸出尽可能多的污染物。当第一轴流风机22的停止状态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再次启动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将室内吸出的污染物排到室外。上述过程由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启动所述第二轴流风机34后,室外新风通过第二通道3进入到室内,此时室内形成一个正压,当正压达到预先设定的正压压力值时,关停所述第二轴流风机34并保持一段时间,目的是使新风在正压作用下压入墙壁家具等多孔结构中。当第一轴流风机22的停止状态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再次启动所述第二轴流风机34,重复上述过程。以上抽风送风过程交替进行,使室内正负压交替,从而深度去除室内的污染空气,极大地缩短了去除污染物的时间。本技术同样适用于汽车车内污染空气的处理,当用于汽车内空气污染物处理时,所述电源装置7采用电瓶进行供电,这样更为方便便捷。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分别控制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进行抽风和送风对房间形成交替的正负压,依靠室内形成的负压从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深度的排出室内污染物,再依靠室内形成的正压将室外新鲜空气渗透墙壁和家具等多孔结构中,抽风送风交替进行,达到短时间内深度交换室内空气,极大地缩短污染物排出时间,保证了居住环境的健康。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控制器;所述第一通道上内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初级过滤器和高级过滤器,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一入风口和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二入风口;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轴流风机分别完成抽风过程和送风过程;抽风过程: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通道内,然后再经过第一轴流风机,最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送风过程: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入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二通道内,然后再依次经过所述初级过滤器、高级过滤器和第二轴流风机最后从所述第二入风口吸入到室内空间内;所述排风过程和送风过程依次交替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室内污染空气的变压力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控制器;所述第一通道上内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初级过滤器和高级过滤器,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室外空间相通的第一入风口和与室内空间相通的第二入风口;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轴流风机分别完成抽风过程和送风过程;抽风过程: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通道内,然后再经过第一轴流风机,最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送风过程: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入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二通道内,然后再依次经过所述初级过滤器、高级过滤器和第二轴流风机最后从所述第二入风口吸入到室内空间内;所述排风过程和送风过程依次交替进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潇儒
申请(专利权)人:董潇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