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3904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包括主分离管、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上述主分离管配合连接有反应管,上述反应管的一端形成有气液分离器,上述气液分离器在主分离管内部,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均与上述反应管相连接,上述主分离管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上述主分离管内部还设有无叶风扇,上述无叶风扇位于气液分离器和进气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微量样品和试剂每次反应的充分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测试数据的稳定和可重复性,同时能够保证反应后充分完全地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发生氢化物原子光谱分析是原子光谱分析的一个新兴领域,这种方法具有测定灵敏度高、共存干扰少等优点,广泛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用品、卫生防疫及冶金地质等领域。该方法是通过试样溶液与还原剂反应,使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离子生成气态氢化物(Hg被还原为金属蒸汽),待测元素生成氢化物的反应如下:Mn++KBH4+HCl+3H2O-------MHn+KCl+H3BO3+H2氢化物发生器可与原子吸收分析仪、原子荧光光度计、ICP-AES、ICP-MS等仪器配套使用,以一定的方式将反应产生的氢化物气体送入原子化器或ICP等离子炬进行测定。该装置可用于测定试样溶液中微量As、Sb、Bi、Se、Te、Ge、Sn、Pb、Hg等元素的测定。现有技术中的微量液体反应装置一般可以方便快捷地支持微量试液和试剂的反应,例如专利号为200420084256的微型多功能进样装置,其结构简单,而且能节省分析时间和试剂,并且测定元素的种类和范围也较大。但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其反应管的设计不能保证每次样品和试剂的反应都很充分而且对样品有浪费,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可重复性差,影响试验数据的使用;其次该装置在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过程中,往往会收集到部分反应废液(废液逆流,由通入的氮气和氩气带入),不但对联用的检测仪器有所损害,同时也会间接地影响测定结果。而上述两大技术问题,一直是该类微量液体反应装置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改进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微型液体反应装置,能够保证每次反应的充分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测试数据的稳定和可重复性,同时能够保证反应后充分完全地气液分离。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包括主分离管、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上述主分离管配合连接有反应管,上述反应管的一端形成有气液分离器,上述气液分离器在主分离管内部,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均与上述反应管相连接,上述主分离管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上述主分离管内部还设有无叶风扇,上述无叶风扇位于气液分离器和进气口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优选地,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有小型雾化器,上述小型雾化器设置于上述反应管的外壁,与上述小型雾化器连接的反应管外壁均设有微孔,上述样品进样管与小型雾化器连接;上述设计可以使样品在进入反应管前充分地雾化。优选地,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有储样盒,储样盒为一体式的设计,分为储样品盒和储试剂盒。优选地,上述气液分离器为中空圆球状,并具有气液分离孔洞;上述设计有助于反应气体的快速逸出,同时不影响反应废液的向下排放。优选地,上述无叶风扇的中空无叶部分的直径大于气液分离器的直径;无叶风扇中部并没有扇叶,可提供反应废液下降的通道,而直径的差异可以使得向上吹风最大化的同时避免反应废液对无叶风扇的腐蚀。优选地,上述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均为毛细管。优选地,上述样品进样管部分管道位于反应管内部,该部分管道具有微孔,样品液体通过微孔释放,可以使得反应接触面积最大化。优选地,上述样品进样管为1-12个,更优选10个。优选地,上述出气口与原子吸收分析仪相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了多种开创性的改进。首先,本技术的反应管中加入了无叶风扇,使得在收集反应气体时,通入的氩气和氮气紧贴反应管管壁上行,而反应的废液正好通过无叶风扇的中空部分落入到排液口排出装置外,防止了单一通入气体将部分废液吹入出气口或检测装置,明显地减少了对石英管和检测分析仪器的损害,也提高了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其次,在反应管的反应前,样品和试剂均经过预处理(微孔打撒和雾化),使得二者在反应管的反应最大化,不但没有试剂的浪费,而且由于反应的完全和充分,检测的重复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微型液体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主分离管1、样品进样管2、试剂进样管3、反应管4、气液分离器5、进气口6、出气口7、出液口8、无叶风扇9、小型雾化器10、储样盒1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包括主分离管、样品进样管和试剂进样管,所述主分离管配合连接有反应管4,所述反应管4的一端形成有气液分离器5,所述气液分离器5在主分离管1内部,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均与所述反应管4相连接,所述主分离管1具有进气口6、出气口7及出液口8,所述主分离管1内部还设有无叶风扇9,所述无叶风扇9位于气液分离器5和进气口6之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有小型雾化器10,所述小型雾化器10设置于所述反应管4的外壁,与所述小型雾化器10连接的反应管4外壁均设有微孔,所述样品进样管2与小型雾化器10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有储样盒11,所述储样盒11分为储样品盒和储试剂盒。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5为中空圆球状,并具有气液分离孔洞。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叶风扇9的中空无叶部分的直径大于气液分离器5的直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均为毛细管。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样品进样管2部分管道位于反应管4内部,该部分管道具有微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样品进样管2为1-12个。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7与多种检测仪器相连接,如原子吸收分析仪。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实施例一该装置与原子吸收光谱仪联用,在藏药成方制剂中铅、砷元素含量检测中的应用取少量待测藏药样品,用湿法消化方式进预处理,然后的样品用HCL进行溶解,分别用K3Fe(CN)6和KI将溶液中的铅、砷氧化还原成Pb4+,As3+,将样品溶液放于储样品盒中,并且在储试剂盒中放置KBH4。然后将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分别插入储样品盒和储试剂盒中;本实施例中进样管为毛细管,通过毛细作用,样品到达反应管,并通过微孔释放进入反应管中;同时试剂进样管3将还原剂输送至小型雾化器10中,启动雾化器,还原剂以雾化形式释放进入反应管中;反应后的气体和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5中,通过气液分离孔洞,废液落下,穿过无叶风扇9的中空部分,落入出液口8,同时,启动的无叶风扇9利用进气口6通入的氮气或氩气,将反应气体从出气口7推出,进入原子吸收分析仪的T型石英管,然后利用原子吸收分析仪检测。实施例二该装置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联用,在地表水的贡元素含量检测中的应用取少量待测地表水样品,将水样充分摇匀,吸取25.0mL于50mL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进行消解预处理,将样品溶液放于储样品盒中,并且在储试剂盒中放置NaBH4。然后将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分别插入储样品盒和储试剂盒中;本实施例中进样管为毛细管,通过毛细作用,样品到达反应管,并通过微孔释放进入反应管中;同时试剂进样管3将还原剂输送至小型雾化器10中,启动雾化器,还原剂以雾化形式释放进入反应管中;反应后的气体和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包括主分离管(1)、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离管(1)配合连接有反应管(4),所述反应管(4)的一端形成有气液分离器(5),所述气液分离器(5)在主分离管(1)内部,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均与所述反应管(4)相连接,所述主分离管(1)具有进气口(6)、出气口(7)及出液口(8),所述主分离管(1)内部还设有无叶风扇(9),所述无叶风扇(9)位于气液分离器(5)和进气口(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包括主分离管(1)、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离管(1)配合连接有反应管(4),所述反应管(4)的一端形成有气液分离器(5),所述气液分离器(5)在主分离管(1)内部,样品进样管(2)和试剂进样管(3)均与所述反应管(4)相连接,所述主分离管(1)具有进气口(6)、出气口(7)及出液口(8),所述主分离管(1)内部还设有无叶风扇(9),所述无叶风扇(9)位于气液分离器(5)和进气口(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小型雾化器(10),所述小型雾化器(10)设置于所述反应管(4)的外壁,与所述小型雾化器(10)连接的反应管(4)外壁均设有微孔,所述样品进样管(2)与小型雾化器(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液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样盒(11),所述储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振君张小敏伍娟妮
申请(专利权)人: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