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连春专利>正文

旋转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6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魔具,它的底座上装有中块、边块、角块、中块、边块和角块相互通过镶嵌插接组合在一起,五个边块、五个角块和一个中块组成一个以过中块中心的直线为轴的可旋转体,以此旋转体为基本形,可任意制成不大于十二的不同旋转体数、不同外形和图案,每个旋转体可在五个方向上与其它旋转体相连,且体体相交,十二个旋转体相连形成一个球形,其中相邻两旋转体有两个共同的角块、一个共同的边块,相邻三旋转体间有一个共同的角块。它操作灵活,结合牢固;表面图案变化复杂,适于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力玩具,特别涉及一种旋转魔具。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智力玩具的用品,结构变化多种多样,如中国专利CN2185146公开的一种“正十二面体翻转的智力玩具”,是由20块大边角,30块中夹角,12块五角盖,一个具有12根轴的内球组成一个正12面体翻转的智力玩具。其结构单一,且由于各面上的拼装线相交于每条边的中心,造成各块大小不均,影响了整体外观效果,难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娱乐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一个基本形为主体,角、边、中块1镶嵌插接,表面完整、操作灵活、结合牢固、表面图案多变的旋转魔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底座,其结构要点是底座上装有中块、边块、角块,中块、边块和角块相互通过镶嵌插接组合在一起,五个边块、五个角块和一个中块组成一个以过中块中心的直线为轴的可旋转体,以此旋转体为基本形,可任意制成不大于十二的不同旋转体数、不同外形和图案,每个旋转体可在五个方向上与其它旋转体相连,且体体相交,十二个旋转体相连形成一个球形,其中相邻两旋转体有两个共同的角块、一个共同的边块,相邻三旋转体间有一个共同的角块。本技术的目的也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中块、边块和角块均由内外体组成,其中中块内体由五条凹弧组成,边块内体由两条凸弧和两条凹弧组成,角块内体由三条凸弧组成,结构分为双层、三层、四层、五层,中块外体通过五条凹弧与中块内体连接,边块通过两条凹弧和两条凸弧与边块内体连接,角块外体通过三条凸弧与角块内体连接,结构分为球面形、曲面形、多面形和异形,中块可与底座连接,各块也可采用L型或T型凸条块或凹条槽镶嵌在一起,底座可在十二个方向上与中块连接,连接中块数随结构的变化而不同,各块的外表面可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制成不规则的异形形状。各块的不同内体与外体可组合成多种形式的整体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镶嵌插接结构组装拆卸方便简单,表面完整;操作灵活,结合牢固;表面图案变化复杂,如典型三旋转体型可有三种形状,表面图案变化可达10! 31012! 212种,适于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型(十二圆相交)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层内体、球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2-2、2-3依次为图2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三层内体、球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1、3-2、3-3依次为图3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三层内体、曲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1、4-2、4-3依次为图4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三层内体、球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1、5-2、5-3依次为图5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四层内体、球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1、6-2、6-3依次为图6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四层内体、球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1、7-2、7-3依次为图7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五层内体、球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1、8-2、8-3依次为图8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五层内体、球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1、9-2、9-3依次为图9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双层内体、多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1、10-2、10-3依次为图10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双层内体、多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1、11-2、11-3依次为图11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双层内体、多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1、12-2、12-3依次为图12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双层内体、多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1、13-2、13-3依次为图13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双层内体、曲面异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1、14-2、14-3依次为图14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双层内体、多面形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1、15-2、15-3依次为图15中的角、边、中块1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祥述本技术。本技术底座上装有中块1、边块2、角块3。中块1、边块2和角块3相互通过镶嵌插接组合在一起,如图1,五个边块2、五个角块3和一个中块11组成一个以过中块1的中心的直线为轴的可旋转体,以此旋转体为基本形(图1),可任意制成不大于十二的不同旋转体数、不同外形和图案,每个旋转体可在五个方向上与其它旋转体相连,且体体相交,十二个旋转体相连形成一个球形,其中相邻两旋转体有两个共同的角块3、一个共同的边块2,相邻三旋转体间有一个共同的角块3。中块1由内外体组成,内体由五条凹弧组成,结构分为双层、三层、四层、五层,外体通过五条凹弧与内体连接,结构分为球面形、曲面形、多面形和异形。角块3由内外体组成,内体由三条凸弧组成,结构分为双层、三层、四层、五层,外体通过三条凸弧与内体连接,结构分为球面形、曲面形、多面形和异形,边块2由内外体组成,内体由两条凹弧和两条凸弧组成,结构分为双层、三层、四层、五层,外体通过两条凹弧和两条凸弧与内体连接,结构分为球面形、曲面形、多面形和异形,同一旋转体内五个边块2中每个边块2的一条凸弧与五个角块3中每个角块3的一条凸弧形成一个圆形,各块内体也可采用L型或T型凸条块或凹条槽镶嵌在一起,底座可在十二个方向上与中块1连接,连接中块1数随结构的变化而不同,底座也可连接柄把,各块的外表面可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制成凹凸不同的异形形状。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双层内体、球面外体结构示意图,角块3、边块2和中块1均为双层内体、球面外体结构,其中角块2-3内体由双层三弧体组成,外层三弧体与内层三弧体相比,三条弧略短;边块2—2内体由双层四弧体组成,外层四弧体与内层四弧体相比,两条凸弧略长,两条凹弧略短;中块2-1内体由双层五弧体组成,外层五弧体与内层五弧体相比,五条弧略短;角块3、边块2和中块1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五个角块3、五个边块2和一个中块1组成一个以过中块1中心的直线为轴的可旋转体,每个旋转体的外体轮廓为一圆形,以此旋转体为基本形,可任意制成不大于十二的不同旋转体数、不同外形和图案,每个旋转体可在五个方向上与其它旋转体相连,且体体相交,十二个旋转体相连形成一个球形,其中相邻两旋转体有两个共同的角块3、一个共同的边块2,相邻三旋转体间有一个共同的角块3。通过外力可使任意旋转体内的角块3、边块2、中块1以过中块1中心的直线为轴转动,并同时带动其它旋转体内的角块3、边块2一起转动,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实施例二图3为本技术三层内体、球面外体结构示意图,角块3、边块2和中块1均为三层内体、球面外体结构,其中角块3-3内体由三层三弧体组成,中层三弧体较内外层三弧体的三条弧略长;边块3-2内体由三层四弧体组成,中层四弧体较内外层四弧体的两条凸弧略短,两条凹弧略长;中块3-1内体由三层五弧体组成,中层五弧体较内外层五弧体的五条弧略短;角块3、边块2和中块1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五个角块3、五个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魔具,它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装有中块、边块、角块,中块、边块和角块相互通过镶嵌插接组合在一起,五个边块、五个角块和一个中块组成一个以过中块中心的直线为轴的可旋转体,以此旋转体为基本形,可任意制成不大于十二的不同旋转体数、不同外形和图案,每个旋转体可在五个方向上与其它旋转体相连,且体体相交,十二个旋转体相连形成一个球形,其中相邻两旋转体有两个共同的角块、一个共同的边块,相邻三旋转体间有一个共同的角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连春李秀艳李昊祎
申请(专利权)人:吴连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