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2390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包括:压板组件、盖板组件、底座;所述压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弹性套筒、螺钉;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弹簧、销钉、螺帽、定位销;压板组件的装配关系为:将弹性套筒放入下压板中,将上压板盖上,通过螺钉进行锁紧;盖板组件的装配关系为:将销钉、弹簧依次送入盖板中,通过螺帽压缩弹簧同时进行限位固定,形成弹性定位机构;使用时,将需要压铆的接触体放入底座中,然后依次盖上盖板组件和压板组件,通过压力机对接触体进行压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转功能、定位功能;可以有效的对具有防转接触体进行压铆,提高接触体装配合格率;可减少人工装配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转接触体、压铆工装等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应用于具备防转功能的接触体制造、装配等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军用光纤连接器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具备防转功能的接触体(可有效提高可靠性)被广泛应用,由于光纤接触体有弹性机构,传统的铆接、滚压等方法和装置很难实现高质量的产品装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实现防转接触体高质量装配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可以对具有防转功能的接触体如符合ARINC-801标准的接触体进行压铆装配,具有良好的防转功能、定位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用于对防转接触体100进行压铆,包括:压板组件1、盖板组件2、底座3;所述压板组件1包括上压板4、下压板5、弹性套筒6、螺钉7;所述上压板4下部开设有中心孔Ⅰ41,所述下压板5开设有中心孔Ⅱ51,所述中心孔Ⅱ51为通孔,所述中心孔Ⅱ51由至上而下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第三中心孔51c组成,所述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和第三中心孔51c同轴,所述第二中心孔51b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用于对防转接触体(100)进行压铆,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组件(1)、盖板组件(2)、底座(3);所述压板组件(1)包括上压板(4)、下压板(5)、弹性套筒(6)、螺钉(7);所述上压板(4)下部开设有中心孔Ⅰ(41),所述下压板(5)开设有中心孔Ⅱ(51),所述中心孔Ⅱ(51)为通孔,所述中心孔Ⅱ(51)由至上而下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第三中心孔(51c)组成,所述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和第三中心孔(51c)同轴,所述第二中心孔(51b)到第三中心孔(51c)之间有圆弧过渡,所述中心孔Ⅰ(41)和第一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转接触体压铆装置,用于对防转接触体(100)进行压铆,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组件(1)、盖板组件(2)、底座(3);所述压板组件(1)包括上压板(4)、下压板(5)、弹性套筒(6)、螺钉(7);所述上压板(4)下部开设有中心孔Ⅰ(41),所述下压板(5)开设有中心孔Ⅱ(51),所述中心孔Ⅱ(51)为通孔,所述中心孔Ⅱ(51)由至上而下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第三中心孔(51c)组成,所述第一中心孔(51a)、第二中心孔(51b)和第三中心孔(51c)同轴,所述第二中心孔(51b)到第三中心孔(51c)之间有圆弧过渡,所述中心孔Ⅰ(41)和第一中心孔(51a)直径相同,所述弹性套筒(6)安装于中心孔Ⅰ(41)和第一中心孔(51a)中,所述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通过螺钉(7)锁紧固定;所述盖板组件(2)包括盖板(8)、弹簧(9)、销钉(10)、螺帽(11)、定位销(12);所述盖板(8)上部开设有与下压板(5)外圆周相配合的中心孔Ⅲ(81),所述盖板(8)下部开设有与中心孔Ⅲ(81)连通的中心孔Ⅳ(82);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迟英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