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国中医学防病治病的一种古老方法,主要利用艾草制成的艾条点燃后放置于经络或患处四周进行熏烤,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一般需要15~20分钟左右,每次艾灸后,需要及时将所用的艾条熄灭,防止复燃或引起火灾,目前临床上医务人员常用的方法为:将用过的艾灸条插在小口空玻璃瓶内,待其缺氧后自然熄灭。由于临床每天用的艾灸条比较多,每个空玻璃瓶内只能插置一根艾灸条且不能插置粗细不等的艾灸条,因此需要很多空玻璃瓶非常浪费空间,这种方法由于空玻璃瓶内的空气不能被排出,熄灭艾灸条需要较长的时间,清洁起来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插置粗细不等的多根艾条,使用方便、能快速将燃着的艾条熄灭,清洁起来省时、省力的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是:底座上部设置有艾条插置半球,艾条插置半球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相连接,艾条插置半球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插孔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底座(1)上部设置有艾条插置半球(3),艾条插置半球(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相连接,艾条插置半球(3)上设置有多个插孔(5),插孔(5)上设有环形密封圈(4),插孔(5)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插孔盖(13),底座(1)上设有排气装置连接孔(2);排气装置包括连接管(6)、排气囊(8)、进气孔(7)、出气孔(9),气体进出控制瓣膜(11)、连接管插头(10),排气囊(8)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进气孔(7)和出气孔(9),进气孔(7)和出气孔(9)的孔外附有控制瓣膜(11),进气孔(7)和出气孔(9)通过控制瓣膜(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底座(1)上部设置有艾条插置半球(3),艾条插置半球(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相连接,艾条插置半球(3)上设置有多个插孔(5),插孔(5)上设有环形密封圈(4),插孔(5)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插孔盖(13),底座(1)上设有排气装置连接孔(2);排气装置包括连接管(6)、排气囊(8)、进气孔(7)、出气孔(9),气体进出控制瓣膜(11)、连接管插头(10),排气囊(8)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进气孔(7)和出气孔(9),进气孔(7)和出气孔(9)的孔外附有控制瓣膜(11),进气孔(7)和出气孔(9)通过控制瓣膜(11)使气体单向流通,进气孔(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