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触控显示屏在生活以及工作中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各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使用了触控显示屏。在触控显示技术中,内嵌式触控技术是目前研究的趋势以及热点。内嵌式触控技术分为自容式和互容式结构。互容式触控结构分别在彩膜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一侧设置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通过电容的变化量来感测触控位置。但随着产品尺寸越来越大,触控信号延时以及衰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举例来说,在大尺寸屏幕中,驱动电极走线通过驱动IC向驱动电极传输驱动信号TX,但是驱动电极走线与驱动电极本身为电阻,在远离驱动IC的一侧,驱动信号的信号量会远远小于靠近驱动IC一侧的信号量,这样就会导致电压充电的不足,影响感应电极接收相应信号,导致触控检测不良。因此,现在急需提供一种方式来增强远离驱动IC一侧的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方向延展并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方向延展并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布;至少一条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一一电连接;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一电极走线电连接,为所述第一电极提供驱动信号;信号反馈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驱动电路相对设置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端;所述信号反馈电路将所述驱动信号转换为驱动放大信号并将所述驱动放大信号反馈给所述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与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方向延展并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布;至少一条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一一电连接;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一电极走线电连接,为所述第一电极提供驱动信号;信号反馈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驱动电路相对设置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端;所述信号反馈电路将所述驱动信号转换为驱动放大信号并将所述驱动放大信号反馈给所述第一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信号反馈电路包括放大模块、反馈模块、驱动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信号端、第二控制信号端以及反馈端,其中,所述放大模块与所述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放大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与所述放大模块以及所述反馈模块电连接,为所述信号反馈电路提供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与所述反馈模块电连接,为所述反馈模块提供低电平信号;所述反馈端电连接所述反馈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走线的第二端,用于将补偿驱动放大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大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电阻,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栅极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接收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或者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收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接收低电平信号;所述反馈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克瑞,崔婷婷,周一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