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式春专利>正文

盒式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18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既可作为棋盘用,又可作为棋盒用的文化用品。棋盘是由三块硬板,上下两张塑料薄膜等制成,展开后即可成为平整、美观的棋盘,折合后即为棋盒的上下底。另外还有一个边框,其上设有磁铁,将边框置于折叠的棋盘内它们即可形成一个棋盒。靠磁力可使它们密合在一起。(*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可作棋盒,又可作棋盘用的文化用品。现有的棋盘多采用一张纸(或塑料、木板)制作,棋盒只能装棋子。有的棋盘用硬板类材料制作,中间可折。折合起来可作为棋盒用,但该棋盘的边缘带有凸起的挡板,使用时不方便、不美观、也不易制造。本技术作为棋盘用时可展开成平整的平面,合起来象一本书一样,使用方便、美观、且易于制造。它是这样实现的在上下两层塑料薄膜之间夹有三块硬薄板,三块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硬薄板被压合在塑料薄膜之中,它们形成如精装书的封面状。将其展开即可作为棋盘,折叠后即为棋盒的上下面。另有一长方形部件--边框,其上嵌有若干个磁铁(或按扣)。用上述的棋盘将边框覆盖之后,它们就形成一个棋盒。棋盘上与磁铁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铁片,靠磁力使它们密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棋盘的展开图。图2为棋盘的断面图。图3是边框外形图。图4是形成棋盒后的外观图。参见图1、图2,该棋盘由上表面1、下表面3,铁片4、5,硬板6、7、8组成,由塑料薄膜(或其它薄形材料)制成上下表面1、3,将三块硬板6、7、8包在里面。其边缘及接缝处的上下表面均被压合或缝合在一起。因此2及11处可折叠,在边缘上固定有两个铁片(也可多设)。此时为展开成棋盘的状态。为使图面清晰,棋格未画出。另有一部件9为边框。见图3,其上嵌有一块磁铁(也可多设)。当将它们作为棋盒用时,把边框9置于折叠后的棋盘内,见图4。磁铁10与铁片4、5相吸合,内装棋子就不会散落。磁铁及铁片也可用按扣来取代。权利要求1.即可作为棋盘,又可作为棋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将三块硬板用塑料薄膜(或其它薄形材料)连接起来,并能沿三块硬板的接缝处折合的部件,该部件展开之后可作棋盘用,折合后可作为棋盒的上下底,该部件的边缘设有若干个铁片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厚度与硬板7的宽度相近,长宽尺寸与硬板6的长度尺寸相近的矩形边框9。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边框9上设有若干个磁铁10,将边框9放入折合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内,磁铁10可与铁片4、5吻合。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磁铁10与铁片4、5可由按扣或其它类型的扣取代。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既可作为棋盘用,又可作为棋盒用的文化用品。棋盘是由三块硬板,上下两张塑料薄膜等制成,展开后即可成为平整、美观的棋盘,折合后即为棋盒的上下底。另外还有一个边框,其上设有磁铁,将边框置于折叠的棋盘内它们即可形成一个棋盒。靠磁力可使它们密合在一起。文档编号A63F3/00GK2109223SQ9123213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式春 申请人:李式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即可作为棋盘,又可作为棋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将三块硬板用塑料薄膜(或其它薄形材料)连接起来,并能沿三块硬板的接缝处折合的部件,该部件展开之后可作棋盘用,折合后可作为棋盒的上下底,该部件的边缘设有若干个铁片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式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式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