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068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向一定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与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乙二醇、氨基吡啶与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2‑4:1‑1.5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型或装在网袋中,埋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纤维为基体复合凹凸棒粉体,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修复方法简单、快捷,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至少有2000万公顷,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矿物加工及冶炼、电镀、电池、化工、染料等行业的“三废”不合理排放,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城市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电子垃圾处理不当等,都会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可逆转等特点,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吸附过滤是当前水质深度净化处理中的重要单元技术。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它们虽能有效地吸附各种污染物,但由于其较低的吸附容量、较慢的吸附速度和较差的机械稳定性等,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离子交换纤维是继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多采用有经济价廉的合成纤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材料综合了颗粒状离子交换树脂与纤维过滤材料的各自优点,因此,在化工分离、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业、环保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结合交换纤维与凹凸棒材料来修复处理重金属的技术,目前在现有技术中还不能满足,为了满足现有情况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进一步需要,现提供一种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适用于铬、汞、银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向一定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与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乙二醇、氨基吡啶与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2-4:1-1.5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型或装在网袋中,埋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步骤2)所述的混匀物轧制成1.5m*1.5m*10cm的块状,或2m*1m*10cm的条状;所述的网袋是15-25目尼龙网袋,或15-25目不锈钢网袋。步骤2)所述的混匀物埋进土壤中的深度为15-3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纤维为基体复合凹凸棒粉体,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修复方法简单、快捷,适合工业化生产,且通过吸附、交换可永久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毒害程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向3.22kg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4.5kg乙二醇与2.5kg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1h,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1.5kg乙二醇、6.75kg氨基吡啶与1.25kg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30min,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3:1.2的重量比加入350mm粒径的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1.5m*1.5m*10cm的块状,埋进深度为25cm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30天的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实施例2(1)向3.22kg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4.5kg乙二醇与2.5kg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1h,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1.5kg乙二醇、6.75kg氨基吡啶与1.25kg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30min,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2:1.5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2m*1m*10cm的条状,埋进深度为15cm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20天的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实施例3(1)向3.5kg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3.5kg乙二醇与2.5kg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50min,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1.5kg乙二醇、6.75kg氨基吡啶与1.25kg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25min,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4:1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装在25目尼龙网袋中,埋进深度为35cm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60天的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实施例4(1)向2.85kg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3.5kg乙二醇与1.5kg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1.5h,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2.5kg乙二醇、5.25kg氨基吡啶与1.8kg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40min,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3.5:1.4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装在15目不锈钢网袋中,埋进深度为30cm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50天的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向一定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与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乙二醇、氨基吡啶与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2‑4:1‑1.5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型或装在网袋中,埋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经吸附、交换后再从土壤中移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向一定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与乙二胺,搅拌状态下回流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用水洗涤后,加入乙二醇、氨基吡啶与氯乙烷混合溶液,常温搅拌下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水、盐酸、水清洗产物至中性,得到离子交换纤维;(2)将上述离子交换纤维按2-4:1-1.5的重量比加入凹凸棒粉体,得到混匀物,将该混匀物轧制成型或装在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月琴任飞孙忠伟明桂林吴海东王前张传琦牛杏杏王赞王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