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属于云计算中心软件定义网络的
技术介绍
现今云计算中心网络是由第一层次的叶交换机(Leaf Switch)和第二层次的脊交换机(Spine Switch)这两个层次的交换机所组成。第一层的叶交换机用来连接云计算中心内部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或者云计算中心对外的网络设备如网关及防火墙。第二层的脊交换机用来互连多台叶交换机,以便形成规模性的网络。当一个叶交换机收到从云计算中心内部虚拟机或者对外网络设备传来的封包时,叶交换机会根据负载均衡的方式将封包发到脊交换机去;当脊交换机收到从叶交换机传来的封包时,脊交换机会根据封包内部的目的地址及它内部储存的网络转发流表将封包转发到目的叶交换机;而后由目的叶交换机再将封包转发到它所属云计算中心内部的目的虚拟机或者外部连接的设备。根据性能及容量可将脊交换机分成两种:高(大)脊交换机(Tall Spine)与瘦(小)脊交换机(Thin Spine)。高脊交换机组成的网络如图1所示,通常会用两个高脊交换机来连接所有的叶交换机,然后两台高脊 ...
【技术保护点】
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次的叶交换机,连接云计算中心内部虚拟机或云计算中心对外的网络设备,叶交换机根据其接收的封包地址信息将封包转发至脊交换机;及,第二层次的脊交换机,以全网状互联的方式与第一层的叶交换机连接,每个脊交换机配置有根据网络协议、脊交换机总数及内部转发流表记忆体容量限制、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分割的转发流表切片,接收到封包的脊交换机根据自身配置的转发流表切片完成下一步转发任务。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次的叶交换机,连接云计算中心内部虚拟机或云计算中心对外的网络设备,叶交换机根据其接收的封包地址信息将封包转发至脊交换机;及,第二层次的脊交换机,以全网状互联的方式与第一层的叶交换机连接,每个脊交换机配置有根据网络协议、脊交换机总数及内部转发流表记忆体容量限制、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分割的转发流表切片,接收到封包的脊交换机根据自身配置的转发流表切片完成下一步转发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交换机之间的网络协议为2层协议时,选择内部虚拟机MAC地址作为参数对转发流表进行分割得到满足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的转发流表切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交换机之间的网络协议为3层协议时,选择内部虚拟机IP地址作为参数对转发流表进行分割得到满足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的转发流表切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层次的脊交换机内部转发流表记忆体容量不同时,根据各个脊交换机内部转发流表记忆体容量的比例对转发流表进行分割得到满足脊交换机内部转发流表记忆体容量限制、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的转发流表切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交换机之间的网络协议为多租户虚拟网络协议时,选择内部虚拟机IP地址及内部虚拟机所归属的虚拟网络作为参数对转发流表进行分割得到满足网络转发流表总容量需求、网络冗余度需求的转发流表切片。6.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转发流表切片化的脊交换机所组构的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的冗余途径转发机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询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元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