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175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包括正面和底面;所述正面由一尼龙70D/72F消光FDY和两尼龙70/48F半光编织形成细条纹状排列结构;所述底面由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均匀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通过精密的调试,氨纶和铜丝被均匀的覆盖在面料的底面,不起横条;在高温胚定时加抗氧化剂,对铜丝起保护作用;后整加吸湿排汗助剂,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再加入适量的抗菌助剂,提升抗菌功能,使其更加强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属于针织纬编面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过去十几年银离子抗菌纤维应用广泛,但由于一方面,银价格昂贵,使得银离子纤维的制造商在纤维中添加的比例没有达到满意数值;另一方面,长期使用银离子纺织品,银离子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会造成累积,危害人体健康;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铜化合物都具可溶性,因此进入人体的铜离子也都呈溶解状态,靠新陈代谢能将轻易排出体外,而银离子却不能;所以,使用铜代替银离子抗菌纺织品,已成为当今业界的共识和流行趋势;大约10年前,欧美地区最先从抗过敏化妆刷、毛巾和床垫等产品发端,开始使用铜纤维,这是抗菌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萌芽,在当地市场销售强劲;本专利技术正出于当前趋势及市场的需求,专利技术铜在针织面料上的应用,铜丝面料可用于时尚服装,功能性工装,护套等;区别于市面上用铜丝含量低,仅起抗静电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通过精密的调试,氨纶和铜丝被均匀的覆盖在面料的底面,不起横条;在高温胚定时加抗氧化剂,对铜丝起保护作用;后整加吸湿排汗助剂,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再加入适量的抗菌助剂,提升抗菌功能,使其更加强大。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包括正面和底面;所述正面由一尼龙70D/72F消光FDY和两尼龙70/48F半光编织形成细条纹状排列结构;所述底面由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均匀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78%,所述底面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22%,且氨纶30D占12%,尼龙铜丝20D占10%。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用高弹超细尼龙70/48F半光、尼龙70D/72F消光、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第二步,织造,依次为开单、清机、校对、改三角、领料、上机、调机、复核、开机、落布、检验、过磅及入库;原料上机排列:第1、2路使用尼龙70/48F半光衬30D氨纶,尼龙70/48F半光线长:22.5CM/100针;30D氨纶线长9.4CM/100针;第3路使用尼龙70D/72F消光FDY,线长:26.5CM/100针;盖尼龙铜丝20D,线长25CM/100针,衬30D氨纶;确保尼龙纱盖住铜丝及氨纶丝,调节每一条线的垫纱角度,调整每一路的一致性,同时沉降片轨迹,与织针的运动轨迹紧密配合;三路一组循环编织;织针针舌选用7毫米的针;排针:按常规1、2段循环排列;机速18转/分;每一路纱线的张力打表,控制在3~5G范围内;第三步,染整,依次为退卷、退浆、水洗、胚定、复色、进缸、对色、出缸、脱水、烘干、成定、后整、测试、检验、包装及入库;胚定用195度25码/min,下机门幅:175CM,克重175GSM,染黑色;染色工艺按常规工艺即可;成定160度,下机160CM,165GSM,后整加2%吸湿排汗助剂,手感调到滑爽;第四步,检验测试,每缸布任意抽一码做常规的色牢度,及物理指标测试;同时抽检到SGS测试机构检测抗菌指标,及吸排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通过精密的调试,氨纶和铜丝被均匀的覆盖在面料的底面,不起横条;在高温胚定时加抗氧化剂,对铜丝起保护作用;后整加吸湿排汗助剂,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再加入适量的抗菌助剂,提升抗菌功能,使其更加强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排针的三角排列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正面,2-底面,3-尼龙70D/72F消光FDY,4-两尼龙70/48F半光,5-氨纶30D,6-尼龙铜丝20D。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包括正面1和底面2;所述正面1由一尼龙70D/72F消光FDY3和两尼龙70/48F半光4编织形成细条纹状排列结构;所述底面2由氨纶30D5和尼龙铜丝20D6均匀编织而成。其中,所述正面1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78%,所述底面2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22%,且氨纶30D5占12%,尼龙铜丝20D6占10%。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用高弹超细尼龙70/48F半光、尼龙70D/72F消光、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第二步,织造,依次为开单、清机、校对、改三角、领料、上机、调机、复核、开机、落布、检验、过磅及入库;原料上机排列:第1、2路使用尼龙70/48F半光(DTY)衬30D氨纶,尼龙70/48F半光线长:22.5CM/100针;30D氨纶线长9.4CM/100针;第3路使用尼龙70D/72F消光FDY,线长:26.5CM/100针;盖尼龙铜丝20D,线长25CM/100针,衬30D氨纶;这组在调机上难度最大,要确保尼龙纱既要盖住铜丝,又要盖住氨纶丝,所以每一条线的垫纱角度都要恰到好处,并且每一路要调一致性,同时沉降片轨迹,与织针的运动轨迹紧密配合,调在最佳位置;如此才能保证覆盖均匀,减少产生横条的几率;三路一组循环编织;织针针舌选用7毫米的针,比较适合做这类组织;排针:按常规1、2段循环排列,三角排列如图2所示,牵拉要紧些;机速18转/分;每一路纱线的张力打表,要控制在3~5G范围内;第三步,染整,依次为退卷、退浆、水洗、胚定、复色、进缸、对色、出缸、脱水、烘干、成定、后整、测试、检验、包装及入库;胚定用195度25码/min,下机门幅:175CM,克重175GSM,染黑色;染色工艺按常规工艺即可;成定160度,下机160CM,165GSM,后整加2%吸湿排汗助剂,手感调到滑爽;第四步,检验测试,每缸布任意抽一码做常规的色牢度,及物理指标测试;同时抽检到SGS测试机构检测抗菌指标,及吸排效果。布纹效果:布正面平整,选用三条尼龙加一条铜丝特有的衬纬组织(全衬氨纶弹力汗布),把铜丝织于面料的背面,使布料正面细腻,华贵,铜于反面易接触皮肤,不影响外观;织造上选用32针高精度圆机,精细调试,覆盖好氨纶和铜丝;染整上要做好铜丝氧化的保护,适量加抗氧化剂及铜丝上色均匀性,后整选好最佳的吸湿排汗助剂;因尼龙70D/72F消光FDY与两尼龙70/48F半光加上铜丝三者有序排列形成细小的横纹效果;衬入12%氨纶,使其弹性及回弹处于最佳状态;铜丝隐藏于背面,不影响外观。织造设备:选用针织大圆机34寸32针,顺转单面机;上机前需对设备整理和校正,各方位的精度必须控制在3丝以内,筛选好织针,上油量控制在25滴/分钟。本专利技术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通过精密的调试,氨纶和铜丝被均匀的覆盖在面料的底面,不起横条;在高温胚定时加抗氧化剂,对铜丝起保护作用;后整加吸湿排汗助剂,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再加入适量的抗菌助剂,提升抗菌功能,使其更加强大;并经SGS测试,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达99.92以上;抗肺炎克雷伯氏杆菌99.95%以上;抗紫外线达50+;本专利技术面料可广泛应用电子厂工装,可制成运动防护服及休闲内衣等;做成护腕,护套,在运动时不仅保护人体关节,同时有吸湿排汗,抗菌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和底面;所述正面由一尼龙70D/72F消光FDY和两尼龙70/48F半光编织形成细条纹状排列结构;所述底面由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均匀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和底面;所述正面由一尼龙70D/72F消光FDY和两尼龙70/48F半光编织形成细条纹状排列结构;所述底面由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均匀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78%,所述底面的含量占总重量份的22%,且氨纶30D占12%,尼龙铜丝20D占10%。3.一种铜纤维与尼龙纤维交织抗菌防静电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料,选用高弹超细尼龙70/48F半光、尼龙70D/72F消光、氨纶30D和尼龙铜丝20D;第二步,织造,依次为开单、清机、校对、改三角、领料、上机、调机、复核、开机、落布、检验、过磅及入库;原料上机排列:第1、2路使用尼龙70/48F半光衬30D氨纶,尼龙70/48F半光线长:22.5CM/100针;30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钢林松聪李金和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