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丙忠专利>正文

棋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7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棋盘盒,包括上下两个半盒体(9)(8)、棋盘(4),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半盒体(9)(8)内由骨(5)固定着转轴(6),棋盘(4)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盒体的转轴(6)上,与转轴(6)相配合的转轮(1)在半盒体(9)的转轮孔(2)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棋类,具体是一种棋盘盒。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象棋、国际象棋等的棋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折叠式的,另一种是印制在棋盒上的,第一种因多为簿纸及塑料纸做成,有风的时候易被风吹动,且易移位、破损,折叠也很费时,第二种因棋盘印制在木棋盒表面,整个木盒即为棋盘,故体积大,不易携带,不易收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合方便、体积小的棋盘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棋盘盒,包括上下两个半盒体、棋盘,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半盒体内由骨固定着转轴,棋盘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盒体的转轴上,与转轴相配合的转轮在半盒体的转轮孔内。本技术的两个半盒体内有放棋槽。本技术的上半盒体上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与转轴相连。本技术使用时,打开上半盒体,转动手柄或转轮将棋盘打开拉直,上下棋盘盒体内可放棋子,结束时,把棋子放入棋盒槽中,用手动转轮或手柄即可放回棋盘,上下半棋盒盖上即可。本技术结构合理,收合自如,携带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四、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半盒体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盒体与棋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棋盘盒展开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棋盘盒,包括上下两个半盒体(9)(8)、棋盘(4),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半盒体(9)(8)内由骨(5)固定着转轴(6),棋盘(4)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盒体的转轴(6)上,与转轴(6)相配合的转轮(1)在半盒体(9)的转轮孔(2)内。本技术的两个半盒体(9)(8)内有放棋槽(7)。本技术的一半盒体(9)上有转动手柄(3),转动手柄(3)与转轴相连。本技术的棋盘(4)用经久耐用的塑布制成,转轴可以用手动转轮及手柄转动,以收合棋盘。本技术特别用于象棋、国际象棋等。权利要求1.一种棋盘盒,包括上下两个半盒体(9)(8)、棋盘(4),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半盒体(9)(8)内由骨(5)固定着转轴(6),棋盘(4)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盒体的转轴(6)上,与转轴(6)相配合的转轮(1)在半盒体(9)的转轮孔(2)内。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盒体(9)(8)内有放棋槽(7)。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棋盘盒,其特征在于半盒体上有转动手柄(3),转动手柄与转轴(6)相连。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棋盘盒,其特征在于棋盘(4)用经久耐用的塑布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棋类,具体是一种棋盘盒,它包括上下两个半盒体及棋盘,其中棋盘两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盒体的转轴上,与转轴相配合的转轮在盒体的转轮孔内,半盒体上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与转轴相连,在两个半盒体内有放棋槽,使用时,打开上半盒体,转动手柄或转轮将棋盘打开,上下棋盒内可放棋子,结束时,把棋子放入棋盒槽中,用手动转轮或手柄即可放回棋盘,上下棋盒盖上即可,本技术结构合理,收合自如,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象棋、国棋象棋。文档编号A63F3/02GK2680318SQ200320127410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丙忠 申请人:陈丙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丙忠
申请(专利权)人:陈丙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