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桂菊专利>正文

装配式变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328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4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装配式变电室,包括变电室和地基,在装配式变电室的底面和地基之间安装有多个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底座,底座位于四个转角处,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二板分别与第一板、第三板之间通过带有摩擦减速的插接板形成振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滚子配合,具有很好的滚动性能和导向性能,使得地震的初始阶段,可以迅速启动,提高抗震效能的灵敏度,并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变电室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抗震装配式变电室。
技术介绍
装配式变电室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其建造过程一般是在工厂中完成的,然后在地基上装配而成。装配式变电室是指,在工厂中完成变电室主要构件的制作,并在现场安装完成的。但是,地震给各种建筑结构尤其是装配式变电室带来严重破坏。隔震技术是近三十年来抗震领域发展较快的且不断完善的一门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变电站室是电站的主要功能建筑,如果一旦变电室发生倒塌,会给抗震救灾带来重大打击,在缺少电力支持的环境中,抗震救灾工作举步维艰,这也是现有的配电建筑等级一般要高于普通建筑的原因。在震级较大或某些原因下结构“硬抗”已经难以满足预期的防震要求时,采用隔震技术减小结构的输入地震能量,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隔震的本质作用是使结构或部件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来,隔断地震能量的传播途径,使输入到变电室结构上的地震力和能量减少,从而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设防要求。这种分离或解耦是通过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设置隔震层,设置隔震器、阻尼器或其他附属装置,以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从而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控制,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器、设备、装修等地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环境。现有的抗震结构存在水平剪切力不能有效分散和消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抗震装配式变电室,用于抗震,要解决现有的抗震结构不能有效分解和消耗水平剪切力的问题,同时解决安装方便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抗震装配式变电室,包括变电室和地基,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变电室的底面和地基之间安装有多个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底座,底座位于四个转角处,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在第一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在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和第一缓冲组件,其中第一插接板为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一板的下侧,第一插接板上端与第一板彼此垂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并在第一插接板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一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插接板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一插接板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居中的第一滚子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多层聚四氟乙烯垫片;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第二辅助夹板和第二安装部,第三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为多个且等间距固定在第三板的上侧,所述第三插接板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在第三插接板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三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插接板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三插接板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滚子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二安装部表面锚栓;在第二板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接板、第二圆柱滚子凹槽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二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三插接板、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之间进行连接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在第二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插接板、第四圆柱滚子凹槽和第四缓冲组件,所述第四插接板、第四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插接板和第三插接板进行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彼此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滚子凹槽至第四滚子凹槽都是下凹的弧形凹槽;在第一插接板至第四插接板的两侧镶嵌有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刹车片,中间为光滑部位,且光滑部位宽度等于刹车片的宽度;所述第一插接板上的刹车片与第二插接板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上的刹车片与第四插接板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并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安全销和密封套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板为20厘米的钢板,第一插接板的尺寸为40厘米宽、10厘米高,两个相邻第一插接板的间隙为20毫米;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三插接板、第四插接板与第一插接板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自第一板向下延伸的突起,所述突起内侧固定一个板簧,所述板簧的两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突起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滚子配合,具有很好的滚动性能和导向性能,使得地震的初始阶段,可以迅速启动,提高抗震效能的灵敏度,并提高使用寿命。2、两两相邻的插接板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刹车片进行配合,且是间断的,非连续的配合,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将地震的水平力的振幅进行分解,分解为高频低幅的振动,有效的提高了抗震性能。3、三个板之间通过彼此交叉设置的插接板进行接触配合,且在插接板和三个板之间为滚子配合,在竖向上具有较好的刚度,可以承受较大的承载物。4、为纯机械结构,能够满足长期免维护运营,且主要摩擦力发生在插接板之间的摩擦片处,摩擦片选用汽车刹车片,终身免维护。有效的保证了变电室整体的安全,可以抗击8级以上地震,完全符合抗震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专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板的结构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初始加速状态展开图。图5为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减速状态展开图。图6为第一插接板的断面图。图7为地震过程中相邻插接板之间的加速度。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立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地基平面图。图中:1第一板,11第一安装部,111橡胶隔垫,12第一插接板,121第一滚子凹槽,13第一缓冲组件,131突起,132板簧,2第二板,21第二插接板,22第二滚子凹槽,23第二缓冲组件,24第四插接板,25第四滚子凹槽,26第四缓冲组件,3第三板,31第三缓冲组件,32第二安装部,33第三插接板,331第三滚子凹槽,4滚子,4’滚子,5安全销,6密封套筒,10地基,101装配式变电室,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针对现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主体如下:开发的是抗震装配式变电室,装配式变电室是将变电室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装配式变电室的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土层构造的影响,装配式变电室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并设置混凝度基础底座,用于装配式变电室的承重立柱的安装。2、地震对主体的影响。地震会对变电室造成破坏,使得变电室的主体造成毁灭打击。因此对于减震处理尤为重要。其基本的原理是,在地基10和装配式变电室101之间通过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专用底座9进行过渡安装,提高抗震性能,其中作为一种最佳的方式,上述的专用底座9安装在装配式变电室的立柱和地基之间,设置为多个,用于支撑,并提供抗震性能。下面详细的对专用底座进行详细的介绍:专用底座,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板1、第二板2和第三板3。其中,第一板1采用厚度至少为20毫米的钢板,并在第一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两者之间焊接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配式变电室,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变电室底面的四个转角处安装有同向设置的底座(9),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1)、第二板(2)和第三板(3);其中,在第一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在第一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12)和第一缓冲组件(13),其中第一插接板(12)为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一板(1)的下侧,第一插接板(12)上端与第一板(1)彼此垂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并在第一插接板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一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4)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一插接板(12)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居中的第一滚子凹槽(121);所述第一安装部(11)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多层聚四氟乙烯垫片(111);所述第三板(3)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板(33)、第三缓冲组件(31)、第二辅助夹板(34)和第二安装部(32),第三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为多个且等间距固定在第三板的上侧,所述第三插接板(33)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在第三插接板(33)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4’),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三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三插接板(33)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滚子凹槽(331);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板,居中设置,并在第二安装部表面锚栓(321);在第二板的上表面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接板(21)、第二圆柱滚子凹槽(22)和第二缓冲组件(23),所述第二插接板、第二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三插接板、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插接板(21)和第一插接板之间进行连接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在第二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插接板(24)、第四圆柱滚子凹槽(25)和第四缓冲组件(26),所述第四插接板、第四缓冲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第三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插接板和第三插接板进行插接连接并在侧面进行贴合;所述第二插接板和第四插接板彼此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滚子凹槽至第四滚子凹槽都是下凹的弧形凹槽;在第一插接板至第四插接板的两侧镶嵌有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刹车片(122),中间为光滑部位(123),且光滑部位(123)宽度等于刹车片的宽度;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上的刹车片(122)与第二插接板(21)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上的刹车片与第四插接板(21)上的刹车片错位设置;并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安全销(5)和密封套筒(6)。...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变电室,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变电室底面的四个转角处安装有同向设置的底座(9),所述底座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板(1)、第二板(2)和第三板(3);其中,在第一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在第一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接板(12)和第一缓冲组件(13),其中第一插接板(12)为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在第一板(1)的下侧,第一插接板(12)上端与第一板(1)彼此垂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板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插接板阵列的两端;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并在第一插接板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一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插接板(12)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4)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一插接板(12)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居中的第一滚子凹槽(121);所述第一安装部(11)居中设置,并在第一安装部表面设置有多层聚四氟乙烯垫片(111);所述第三板(3)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板(33)、第三缓冲组件(31)、第二辅助夹板(34)和第二安装部(32),第三插接板和第一插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为多个且等间距固定在第三板的上侧,所述第三插接板(33)的下表面为弓背朝下的弧形面,在第三插接板(33)的弧形面内镶嵌有钢球滚子(4’),且钢球滚子的最低端露出第三插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插接板(33)下端面通过钢球滚子与第二板滚动配合且是弧形路径,在两两第三插接板(33)之间的第一板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居中的第三滚子凹槽(331);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为焊接在第三板下侧的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桂菊
申请(专利权)人:杜桂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