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232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4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发热体,包括发热线、软骨架、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所述软骨架上排布有绕线槽,软骨架两个为一组相对设置,绕线槽朝向外侧,所述发热线缠绕在两个软骨架上相对应的绕线槽上,绕线槽向外侧延伸出发热线处为热熔部等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工时,提高了效率;在加热液体时有限的空间发热面积更大,发热更均匀,热传递时中间的温度相对于两边更热更快,热量传递更合理科学;整体结构干净整洁、层次感强,同时也使发热线发热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发热体。
技术介绍
200720106272.5“一种电发热体”,它是由一根或数根绝缘发热线,用结毛线的方式将其结成一定面积的电发热体,线与线自身以结毛线的方式自我连接,如同编织毛衣一般将发热线编织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一般由人工编织,效率低下,不适宜大规模生产,编织一个发热体耗时2分钟。且在后续生产中,需将该发热体固定在相应位置,由于该发热体没有设置专用的固定装置,在固定它时需用4个以上的点来定位,需要4次以上的热合工序才能将该电发热体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201520455154.X“一种电发热体”,它是由一根发热线,用“8字”绕法的方式绕成一定面积的电发热体,通过热合跟其余配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该发热体的绕法及结构导致了有效的范围内发热不充分,发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发热体,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小家电的点发热体的固定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而且缠绕方式导致发热不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发热体,包括发热线、软骨架、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所述软骨架上排布有绕线槽,软骨架两个为一组相对设置,绕线槽朝向外侧,所述发热线缠绕在两个软骨架上相对应的绕线槽上,绕线槽向外侧延伸出发热线处为热熔部;所述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均为弧形片构成,弧形片上设有发热孔,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两侧边相对贴合;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的相互贴合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贴合部和第二侧边贴合部,所述两个软骨架的热熔部热熔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贴合部的两侧边之间和第二侧边贴合部的两侧边之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热线缠绕在两个软骨架上相对应的绕线槽上,其缠绕形状为“0”字形和“8”字形,在每组相对应的绕线槽上,发热线均缠绕至少一个“0”字形和至少一个“8”字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热孔的孔径大小由上锁连件和下锁连件的中部向两侧逐渐缩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软骨架上的绕线槽分别至少有八个,且位置相互对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绕线槽的槽底宽度小于绕线槽槽口热熔部的间距。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熔部的边角为弧形导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软骨架上设有位置固定工件连接孔,位置固定工件连接孔用于连接在缠绕发热时固定两个软骨架相对位置的工装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电发热体采用软骨架并在软骨架上开设绕线槽,缠绕时发热线绕在各自对应的绕线槽内,整体结构干净整洁、层次感强,同时也使发热线发热更稳定。2,上锁连件、下锁连件在结构上设置为弧形片,增加了起导向作用的圆角,并在弧形片上开有大小不一的散热孔,使本电发热体在加热液体时有限的空间发热面积更大,发热更均匀,热传递时中间的温度相对于两边更热更快,热量传递更合理科学。3,本专利技术在缠绕发热线1时采用“8”+“0”缠绕方式,并利用工装支架8固定软骨架2的相对位置,有效的降低了工时,提高了效率,所花时间大概在20S左右;由于软骨架2分别和上锁连件3、下锁连件4形成了电发热体的固定装置,在后续生产中,电发热体能被快速定位并通过一次热合就能固定在相应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组装好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在缠绕发热线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电发热体,包括发热线1、软骨架2、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所述软骨架2上排布有绕线槽21,软骨架2两个为一组相对设置,绕线槽21朝向外侧,所述发热线1缠绕在两个软骨架2上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绕线槽21向外侧延伸出发热线1处为热熔部22;所述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均为弧形片构成,弧形片上设有发热孔7,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两侧边相对贴合;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的相互贴合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贴合部5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所述两个软骨架2的热熔部22热熔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贴合部5的两侧边之间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的两侧边之间。图1和图3还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发热线1缠绕在两个软骨架2上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其缠绕形状为“0”字形和“8”字形,在每组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发热线1均缠绕至少一个“0”字形和至少一个“8”字形。图1和图2还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另实施例,所述发热孔7的孔径大小由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的中部向两侧逐渐缩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另实施例,所述两个软骨架2上的绕线槽21分别至少有八个,且位置相互对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另实施例,所述绕线槽21的槽底宽度小于绕线槽21槽口热熔部22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另实施例,所述热熔部22的边角为弧形导角,减少了模具尖锐的部位,提高了模具的强度及使用寿命。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发热体的一个另实施例,所述两个软骨架2上设有位置固定工件连接孔23,位置固定工件连接孔23用于连接在缠绕发热线1时固定两个软骨架2相对位置的工装支架8。采用工装支架8预先固定软骨架2相对位置,缠绕工装安装发热线及拆卸发热线都大大提高了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1,本专利技术在缠绕发热线1时采用“8”+“0”缠绕方式,并利用工装支架8固定软骨架2的相对位置,有效的降低了工时,提高了效率,所花时间大概在20S左右;由于软骨架2分别和上锁连件3、下锁连件4形成了电发热体的固定装置,在后续生产中,电发热体能被快速定位并通过一次热合就能固定在相应位置。2,上锁连件3、下锁连件4在结构上设置为弧形片,增加了起导向作用的圆角,并在弧形片上开有大小不一的散热孔7,使本电发热体在加热液体时有限的空间发热面积更大,热传递时中间的温度相对于两边更热更快,热量传递更合理科学。尽管这里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线(1)、软骨架(2)、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所述软骨架(2)上排布有绕线槽(21),软骨架(2)两个为一组相对设置,绕线槽(21)朝向外侧,所述发热线(1)缠绕在两个软骨架(2)上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绕线槽(21)向外侧延伸出发热线(1)处为热熔部(22);所述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均为弧形片构成,弧形片上设有发热孔(7),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两侧边相对贴合;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的相互贴合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贴合部(5)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所述两个软骨架(2)的热熔部(22)热熔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贴合部(5)的两侧边之间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的两侧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线(1)、软骨架(2)、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所述软骨架(2)上排布有绕线槽(21),软骨架(2)两个为一组相对设置,绕线槽(21)朝向外侧,所述发热线(1)缠绕在两个软骨架(2)上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绕线槽(21)向外侧延伸出发热线(1)处为热熔部(22);所述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均为弧形片构成,弧形片上设有发热孔(7),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两侧边相对贴合;上锁连件(3)和下锁连件(4)的相互贴合的两侧边为第一侧边贴合部(5)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所述两个软骨架(2)的热熔部(22)热熔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贴合部(5)的两侧边之间和第二侧边贴合部(6)的两侧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1)缠绕在两个软骨架(2)上相对应的绕线槽(21)上,其缠绕形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佳威黄一泓黄泽鸿桑运超胡嘉晖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威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