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际长专利>正文

带漏孔的烘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0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漏孔的烘炒机,属食品加工机械。由过渡机构连接滚筒、电热棒、机架和驱动机构共同构成,在所述滚筒上设有带一种以上的实板盖和网板盖的漏孔,在机架上还设有与漏孔相对应的导料槽。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通过挠性曳引元件与滚筒连接形成,挠性曳引元件除已有技术所包含的带、链外,还包括本人发明专利技术的绳传动机构(申请号:02112120.6)中的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制成适合柜台摆放的微型机,是失业人员进行小本经营的合适工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带漏孔的烘炒机
技术介绍
本人专利技术的一种内加热烘炒机(公开号CN1363222A)存在进料不够方便,尤其是不具备筛沙功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使烘炒机的功能更臻完美,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筛沙功能并使进料更方便的烘炒机。本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通过过渡机构连接的滚筒、加热机构、机架及驱动机构共同形成,在滚筒上设有带有实板盖和网板盖的漏孔;并在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孔相匹配的导料槽。当打开孔盖后,可将需烘炒的物料很方便地从孔中倒进筒内,盖上实板盖后可控制筒内物料不至漏出,换上网板盖后物料中用于导热的沙子被筛出,然后再打开孔盖,将被炒物料从孔中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烘炒机具备了自筛沙功能,并使从孔中进料比从筒口进料更方便,而且结构仍极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漏孔的烘炒机主视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图1左视图。图4是滚筒过渡机构、支架等结构图。图5是“B-B”剖视图。图6是“A-A”剖视图。图7是孔盖主视图。图8是图7左视图。图9是图7俯视图。图中1、螺栓,2、后支架,3、端帽,4、滚筒,5、孔盖,6、扣,7、把手,8、止进板,9、挠性曳引元件,10、前支架,11、卡板,12、导料槽,13、机座,14、螺母,15、内圈,16、空心轴,17、筒底,18、底凸,19、漏孔,20、电热棒,21、拌料板,22、阻料板,23、气孔,24、绊,25、轴承,26、小轴,27、连接板,28、小螺栓,29、上止进板。具体实施方式见图4,并参照图1、图2、图3、图5、和图6,由套装有内圈15、螺母14、端帽3的空心轴16共同构成的过渡机构将用于加热的电热棒20、滚筒4与机架连接在一起,其中电热棒20捅装于空心轴16的空心内,机架由前支架10、后支架2和机座13共同构成,并由螺栓1与过渡机构中的端帽3连接。在机架上还设有导料槽12,滚筒4由小螺栓28与内圈15固定,内圈15与空心轴16呈活套连接,使滚筒4能自由绕轴转动。筒4内还设有拌料板21、可阻止筒4内被炒物料溢出的带气孔23的阻料板22和带底凸18的筒底17。筒4的前段搁架于设在前支架10上的由小轴26固装的轴承25上,前支架10由连接板27固装在一起。将由螺栓形成的扣6(见图1)向上板倒,手握把手7(参照图7、图8、图9),将孔盖5提起拿开,再将需烘炒物料和用于传热的沙子从漏孔19中倒进筒4内,然后将由实板制成的孔盖5顺图1所示箭头方向捅进,并被卡板11卡住,再后将盖5嵌进漏孔19内,盖5上的下止进板8使孔盖5定位,将扣6向下扳起,使扣6通过上止进板29的缺口将盖5扣住。由设在机座13内的电机通过挠性曳引元件9驱动筒4上的绊24,使筒4绕轴顺图5箭头所示方向转动,以搅拌筒4内的物料。当物料炒熟后停止筒4转动,将实板制成的孔盖5取下,换上用网板制成的孔盖5。继续转动筒4,筒4内物料中的沙子经网板制成的孔盖5筛出,经导料槽12落进盛器,然后打开孔盖5,物料从漏孔19中漏出后经导料槽12漏进盛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漏孔的烘炒机,由通过过渡机构连接的滚筒、加热机构、机架及驱动机构共同形成,其特征是:在所述滚筒上设有带一种以上的实板盖和网板盖的漏孔;并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孔相匹配的导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漏孔的烘炒机,由通过过渡机构连接的滚筒、加热机构、机架及驱动机构共同形成,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际长
申请(专利权)人:徐际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