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中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7656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15:49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由远志、酸枣仁、枸杞子、桑葚、首乌藤、丹参、玉竹、两面针、钩藤、地黄、泽泻、五味子、鹿角霜、牡蛎、甘草、决明子、女贞子、当归、巴戟天、王不留行、黄柏、鸡血藤、佩兰、藿香制作而成,以宁心安神、滋阴养肾、调养气血为治疗原则,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补脾益气、清热除烦、滋肾填精、收敛固涩之功效,且具有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休息和睡眠没有规律,身体处于亚健康,造成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长期不愈容易形成顽固性失眠症。神经衰弱主要表现在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失调,其特点是常感觉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临床上可以出现多种不适应症状,如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情绪烦躁、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心慌气短、早泄阳痿、月经紊乱,可伴有轻度抑郁或焦虑。西医治疗神经衰弱的药有很多,这些药对减轻焦虑、镇静、改善睡眠等也有明显作用,但不能治愈,不少安眠镇静剂如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也容易形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和产生耐药性,还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远志20—30份、酸枣仁20—30份、枸杞子20—30份、桑葚20—30份、首乌藤5—10份、丹参15—20份、玉竹10—15份、两面针4—6份、钩藤5—10份、地黄5—10份、泽泻5—10份、五味子15—20份、鹿角霜5—10份、牡蛎10—15份、甘草6—12份、决明子6—12份、女贞子6—12份、当归15—20份、巴戟天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黄柏10—15份、鸡血藤6—12份、佩兰6—12份、藿香6—12份。优选为,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远志25份、酸枣仁25份、枸杞子25份、桑葚25份、首乌藤8份、丹参18份、玉竹12份、两面针5份、钩藤8份、地黄8份、泽泻8份、五味子18份、鹿角霜8份、牡蛎12份、甘草10份、决明子10份、女贞子10份、当归18份、巴戟天12份、王不留行12份、黄柏12份、鸡血藤10份、佩兰10份、藿香1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按常规方式文火水煮后,取其药液,每天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润肺之功效。桑葚: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效。首乌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驱风通络之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两面针:味辛、苦,性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肝平之功效。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泻热祛痰之功效。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肾、心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鹿角霜: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温肾助阳,收敛止血之功效。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心、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之功效。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络,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功效。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祛暑解表之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以宁心安神、滋阴养肾、调养气血为治疗原则,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补脾益气、清热除烦、滋肾填精、收敛固涩之功效,且具有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的优点。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1、诊断标准:参照《精神病学》(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1995:129—132)相关标准制定。患者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卫生症状。这些症状不能归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某种特定的精神疾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病程至少3个月,病症常有波动,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2、一般资料:采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确诊的神经衰弱患者129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68人,年龄18—64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3年。3、治疗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药液每天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5、临床治疗结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临床治愈121例(93.7﹪),显效5例(3.8﹪),有效2例(1.5﹪),无效2例(1.5﹪),总有效率为98.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简单、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对于轻度神经衰弱患者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2—3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5—7天即可痊愈;对于中度神经衰弱患者服用4—6天左右病情明显改善,通常连续服用10—12天即可痊愈;对于重度神经衰弱患者服用7—10天左右症状明显改善,连续服用15—30天即可痊愈,且复发率极低。6、典型病例:1.赵某,男,45岁,患有神经衰弱六个月,精神易疲惫,夜间经常失眠,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曾服用过多种西药,效果不是很理想。服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液3天,神经衰弱症状明显改善,又继续服用7天,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2.高某,女,41岁,公司职员,白天经常感觉易疲劳,头昏脑涨,心情烦躁,精神萎缩。连续服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液7天,神经衰弱症状完全消失,治愈。3.邵某,女,36岁,由于房贷压力较大,每天加班加点,白天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失眠多梦,难以入睡,并伴有食欲不振、心悸乏力等症状。服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液2天,食欲不振症状明显得到好转,又继续服用7天,治愈。4.吴某,男,47岁,推销员,近期感觉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情绪不稳定,易疲乏,嗜睡。服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液3天,神经衰弱症状部分开始消失,又继续服用7天,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远志20—30份、酸枣仁20—30份、枸杞子20—30份、桑葚20—30份、首乌藤5—10份、丹参15—20份、玉竹10—15份、两面针4—6份、钩藤5—10份、地黄5—10份、泽泻5—10份、五味子15—20份、鹿角霜5—10份、牡蛎10—15份、甘草6—12份、决明子6—12份、女贞子6—12份、当归15—20份、巴戟天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黄柏10—15份、鸡藤6—12份、佩兰6—12份、藿香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远志20—30份、酸枣仁20—30份、枸杞子20—30份、桑葚20—30份、首乌藤5—10份、丹参15—20份、玉竹10—15份、两面针4—6份、钩藤5—10份、地黄5—10份、泽泻5—10份、五味子15—20份、鹿角霜5—10份、牡蛎10—15份、甘草6—12份、决明子6—12份、女贞子6—12份、当归15—20份、巴戟天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黄柏10—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中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