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7436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先取菌渣,晒干、粉碎,加至NaOH溶液中浸提,调节浸提液pH至7.5~8.5,加入胰蛋白酶,酶解,过滤,得到酶解菌渣;再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柠檬酸钠、卵磷脂加至去离子水中,加入植物油、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高速分散,得到载体溶液;然后取四水硝酸钙、硝酸钾、磷酸氢二铵、七水硫酸镁、硫酸锰、B族维生素、壳聚糖、烟酰胺、氨基酸、海藻酸钠、尿素、葡萄糖、有机酸、酶解菌渣混合,加至载体溶液中,升温搅拌,降温,过滤,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可有效改善蔬菜生长状况、显著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肥料的合理使用不仅与农产品的产量息息相关,而且关乎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能否合理使用肥料是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实践表明,最直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手段是合理增施肥料,这同样也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和养分循环的最重要手段。我国化肥使用效率较低,通过大量田间试验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氮肥利用率为30~35%、磯肥为10~20%、钾肥为35~50%。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定程度的差距。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压力。蔬菜作物的营养特性体现在根系浅、喜高肥水、吸收能力弱、奢侈吸收等特点。因此蔬菜作物菜地施肥量,需肥量相对较高。近年来,许多菜农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化肥过量投入以追求在蔬菜的高产,其结果往往导致蔬菜增产幅度逐年下降,降低了肥料利用率且没有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蔬菜风味和品质下降,甚至严重污染了环境,造成菜地土壤退化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氮素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为了实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产、安全无公害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菜地合理施肥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及包括新型肥料的研发。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菌渣,晒干、粉碎,加至1~3wt% NaOH溶液中浸提,调节浸提液pH至7.5~8.5,加入胰蛋白酶,35~45℃酶解1~2h,灭酶,过滤,得到酶解菌渣;步骤2,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10~20份、柠檬酸钠3~7份、卵磷脂0.5~2份加至去离子水10~20份中,升温至40~50℃保温1~2h,再加入植物油2~5份、微晶纤维素1~4份和硬脂酸2~6份,高速分散,升温至45~60℃保温2~4h,冷却至室温,得到载体溶液;步骤3,取四水硝酸钙2~5份、硝酸钾1~4份、磷酸氢二铵3~6份、七水硫酸镁2~5份、硫酸锰1~4份、B族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菌渣,晒干、粉碎,加至1~3wt% NaOH溶液中浸提,调节浸提液pH至7.5~8.5,加入胰蛋白酶,35~45℃酶解1~2h,灭酶,过滤,得到酶解菌渣;步骤2,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10~20份、柠檬酸钠3~7份、卵磷脂0.5~2份加至去离子水10~20份中,升温至40~50℃保温1~2h,再加入植物油2~5份、微晶纤维素1~4份和硬脂酸2~6份,高速分散,升温至45~60℃保温2~4h,冷却至室温,得到载体溶液;步骤3,取四水硝酸钙2~5份、硝酸钾1~4份、磷酸氢二铵3~6份、七水硫酸镁2~5份、硫酸锰1~4份、B族维生素2~5份、壳聚糖0.5~3份、烟酰胺0.1~0.7份、氨基酸0.4~1.2份、海藻酸钠2~5份、尿素1~4份、葡萄糖2~6份、有机酸1~4份、酶解菌渣3~7份混合,加至载体溶液10份中,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韩小飞陈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后白良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