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6488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台灯,包括底座、灯头与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圆筒状的透明支架与质地柔软的硅胶支架,底座、透明支架、硅胶支架、灯头依次衔接,透明支架的下方设置有PCB板,PCB板上装有向上照射的LED光源,硅胶支架内设置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内有电线通过,底座内设置有与PCB板连接的感应板组件、触摸板组件,感应板组件上设置有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其可以任意调节灯头角度,同时具备人体感应与光线感应功能,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来控制LED光源与灯头上的光源。实现适应人体需求的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科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常见的照明工具,人们在阅读、书写文件时往往使用台灯并提供充足的光线。常见的台灯具有一根立柱,在立柱上设置有灯头,灯头内设有照明用光源,如白炽灯泡、节能灯管或者LED光源管等,并且在立柱的下端或者灯头内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整流器、稳压器等,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并供光源使用。此外,传统的台灯设置有开关,使用者通过按下开关来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传统的台灯所使用的光源会随着供电电网的电压变化而产生频闪,且传统台灯的照明亮度往往是不可调的,或仅有固定的几挡调节,导致了学生在使用台灯工作学习的时候,眼睛接受的光线强度时刻变化,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近视。此外,由于现有的台灯往往使用开关控制光源的发光与熄灭,当人们有时候离开时忘记将台灯熄灭,导致电能浪费。总而言之,现有技术中台灯的功能较为单一,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适应用户使用需求的智能台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台灯,包括底座、灯头与连接支架,所述的连接支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台灯,包括底座、灯头与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包括圆筒状的透明支架与质地柔软的硅胶支架,所述的底座、透明支架、硅胶支架、灯头依次衔接,所述的透明支架的下方设置有PCB板,所述的PCB板上装有向上照射的LED光源,所述的硅胶支架内设置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内有电线通过,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与PCB板连接的感应板组件、触摸板组件,所述的感应板组件上设置有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台灯,包括底座、灯头与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包括圆筒状的透明支架与质地柔软的硅胶支架,所述的底座、透明支架、硅胶支架、灯头依次衔接,所述的透明支架的下方设置有PCB板,所述的PCB板上装有向上照射的LED光源,所述的硅胶支架内设置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内有电线通过,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与PCB板连接的感应板组件、触摸板组件,所述的感应板组件上设置有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圆盘型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圆盘状的配重块与触摸板组件,所述的触摸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触摸式按键用于控制LED光源、灯头的光照强度以及感应功能,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连接壳体,所述的连接壳体上端与透明支架连接且内部安装有PCB板与感应板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连接壳体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圆孔,所述的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分别从两个圆孔中穿出,所述的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表面由透镜覆盖,所述的光敏传感器表面由镜片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