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游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05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即使是投球方向不定的儿童也能够通过全中或补中取得高分的保龄球游戏装置。该保龄球游戏装置(1)包括:沿球道(3)的长边方向设置的两个引导部件(10);配设在球道(3)的助走道部(2)侧端部的外侧、保持引导部件(10)的一端的两个第一保持体(15);在第一保持体(15)与保龄球瓶(5)群之间并列设置在球道(3)的上方,在保持引导部件(10)的另一端的同时,使该另一端保持部能够在引导位置与远离该引导位置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两个第二保持体(20);和使第二保持体(20)的另一端保持部在退避位置与引导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保持体驱动单元。被配设为在第二保持体(20)的另一端保持部位于引导位置上时,引导部件(10)与球道(3)的长边方向斜向交叉,且能够与在球道(3)上滚动的球在该球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在前方整齐排列配置有多个保龄球瓶的保龄球道上投球,并利用在该球道上滚动的球击倒上述保龄球瓶从而获得乐趣的保龄球游戏装置
技术介绍
上述保龄球游戏装置包括作为选手投球区域的助走道部;从该助走道部延伸设置的、以供投出的球滚动的球道;配置在该球道的与上述助走道部相反侧的端部上的多个保龄球瓶;和在球道的两侧并沿其设置、用于收容从该球道上偏落的球的槽状的球沟等,选手通过相互竞争由倒下的保龄球瓶的数量所决定的得分,而从比赛中得到乐趣。然而,虽然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倒下的保龄球瓶的数量是由投出的保龄球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保龄球碰到配置的保龄球瓶群的位置所支配,通过将球控制在靠近球道的中央的技术的好坏,来决定得分的高低。所以,对于不能够良好地控制球而将其投出的体格还没有发达的儿童来说,就不能指望其得到较高的分数,不只如此,还有可能发生球落进球沟,而不能碰倒保龄球瓶的情况。这时,对比赛的兴趣将被削弱,从而有可能在以一家团圆为目的的家庭中,出现不能够从比赛中得到乐趣的情况。所以,在现有技术中提出有各种用于防止保龄球落进球沟的球沟防止装置的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在球道的两侧沿其配设杆材,在球沟与球道的边界附近,在阻止球落进球沟的阻止位置和从该阻止位置向球沟侧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具有使上述杆材沿水平方向平行移动的结构的装置(参照日本特开平7-15542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84923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11-164931号公报)。在该球沟防止装置中,在例如儿童等不能够良好地控制球的投球者进行投球时,使上述杆材向上述阻止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在比儿童体格发达的成人投球时,使上述杆材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这样,即使是在儿童等投球方向不稳定的人所投出的球向球沟滚动时,也能够利用配置在阻止位置的杆材阻止球落进球沟,将其维持在球道上,最终与保龄球瓶碰撞,并使保龄球瓶倒下。即,即使是儿童也一定能够击倒保龄球瓶,可靠地得到高分。另一方面,在成人比赛时,将杆材配置在退避位置,即使是在投出的球滚向球沟时,也不阻止,任凭球落进球沟。即,能够进行与不具备球沟防止装置的通常的保龄球游戏装置一样的比赛。这样,如果使用上述球沟防止装置,则即使是儿童也一定能够击倒保龄球瓶、得到分数,相应地就能够保持对比赛的兴趣。即,也能够实现与成人在同一球道上比赛,这就意味着,在以一家团圆为目的的家庭中能够从该比赛中得到乐趣。另外,在上述内容之外,还具有构成为在上述阻止位置与从该阻止位置向下方退避的位置上的退避位置之间,使上述杆材在垂直方向上平行移动的部件(参照日本特开平10-15123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2-65933号公报),和构成以沿球道的长边方向的轴线为中心的、使球沟在球道侧转动的部件(参照日本特表平10-506031号公报),都发挥与上述装置一样的作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5542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8492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6493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15123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6593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平10-506031号公报但是,即使是具有上述现有的球沟防止装置的保龄球游戏装置,在使儿童保持兴趣进行比赛方面,还不能说是充分的装置。即,例如,在具有使杆材向阻止位置移动的结构的球沟防止装置的情况下,如果投出的球向球沟滚动、与该杆材碰撞,则如果不保证杆材与球之间的高弹回性,球就会沿杆材滚动,最多能够碰倒配置在球道的端部的保龄球瓶。假设,即使在杆材和球之间具有高弹回性,如果碰撞杆材之后的球的滚动方向不一定,也保证不了是否会击倒较多的保龄球瓶。另外,在保龄球比赛中,每一轮能够投两次球,在第一次投球没有击倒全部的保龄球瓶的情况下,若第二次投球击倒剩下的所有的保龄球瓶,则称为补中,分数会高,但是在上述结构的球沟防止装置中,得到两球全倒的几率非常少,儿童能够得到高分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就上述的球沟防止装置来说,与没有具备该球沟防止装置的装置相比,虽然起到能够多少保持一些儿童对比赛的兴趣的效果,但是,对于容易玩厌烦的儿童来说,还不能说是很充分的装置。换句话说,在使好奇心、向上心和优越感都丰富的儿童维持对比赛的兴趣方面,能够得到成人水平以上的分数,能够与成人同等地进行竞争的状态是有必要的。在该种情况下,就具有使球沟在球道侧旋转的结构的装置来说,也是一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事实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投球方向不一定的儿童,也能够打得全中或补中、取得高分的保龄球游戏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保龄球游戏装置,至少包括作为选手投球区域的助走道部;从该助走道部延伸设置的、供上述选手投出的球滚动的球道;整齐排列配置在该球道的与上述助走道部相反侧的端部上的多个保龄球瓶;和在上述球道的两侧沿其设置、用于收容从上述球道上偏落的球的槽状的球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引导部件,沿上述球道的长边方向设置,由线状、绳索状、带状或棒状的部件以及这些部件的组合构成;两个第一保持体,分别配置在上述球道的上述助走道部的端部附近的两外侧,分别保持上述各引导部件的一端;两个第二保持体,并行设置在上述第一保持体与上述保龄球瓶群之间且在上述球道的上方,分别保持上述引导部件的另一端,同时,该另一端保持部能够分别在上述保龄球瓶群靠近上述助走道部侧的位置且在上述球道的上方位置的引导位置,与远离该引导位置的位置上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和第二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上述各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在上述退避位置与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由上述第一保持体和第二保持体保持两端的引导部件具有如下结构被配设为在上述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位于上述引导位置上时,从其上方看,与上述球道的长边方向斜向交叉,且能够与在上述球道上滚动的球在该球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相接触,与该引导部件接触的球由该引导部件引导向上述保龄球瓶群的中央附近。根据该保龄球游戏装置,在选手是不具有能够固定投球方向的技术的儿童的情况下,第二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上述各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向上述引导位置移动。如上所述,该引导位置是位于比上述保龄球瓶群更靠近上述助走道部侧的位置且在球道的上方位置的位置,在上述另一端保持部在引导位置上时,两个引导部件的一端位于球道的通路侧的端部附近的外侧,另一端位于保龄球瓶前方的、球道上方的位置,从其上方观察与上述球道的长边方向呈斜向交叉,且呈现能够与在球道上滚动的球在其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接触的状态,由该引导部件将与该引导部件接触的球引导向保龄球瓶群的中央附近。因此,如上所述,若选手在两个引导部件的另一端部位于引导位置的状态下投球,则投出的球在两个引导部件间的球道上向保龄球侧滚动,假设球向球沟滚动,则球在到达球沟之前与上述引导部件接触,从而阻止球落入球沟中,且由引导部件将与引导部件接触的球引导向保龄球瓶侧,在保龄球瓶群的中央附近与之碰撞。将球引导向保龄球瓶群的引导位置由上述另一端保持部的引导位置决定,通过将该引导位置设定在将球引导向保龄球瓶群的所谓装口袋附近或头部附近的位置上,即使是儿童也能够轻易地打出全中。另一方面,在成人比赛的情况下,由第二保持体驱动单元使上述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龄球游戏装置,至少包括作为选手投球区域的助走道部;从该助走道部延伸设置的、供所述选手投出的球滚动的球道;整齐排列配置在该球道的与所述助走道部相反侧的端部上的多个保龄球瓶;和在所述球道的两侧沿其设置的、用于收容从所述球道上偏落的球的槽状的球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引导部件,沿所述球道的长边方向设置,由线状、绳索状、带状或棒状的部件以及这些部件的组合构成;两个第一保持体,分别配置在所述球道的所述助走道部侧的端部附近的两外侧,分别保持所述各引导部件的一端; 两个第二保持体,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与所述保龄球瓶群之间且在所述球道的上方,分别保持所述各引导部件的另一端,同时,该另一端保持部能够分别在所述保龄球瓶群靠近所述助走道部侧的位置且在所述球道的上方位置的引导位置,与远离该引导位置的 位置上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和第二保持体驱动单元,使所述各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在所述退避位置与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由所述第一保持体和第二保持体保持两端的引导部件具有如下结构:被配设为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另一端保持部位于所 述引导位置上时,从其上方看,与所述球道的长边方向斜向交叉,且能够与在所述球道上滚动的球在该球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相接触,与该引导部件接触的球由该引导部件引导向所述保龄球瓶群的中央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泰
申请(专利权)人:BLD东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