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凤鸣专利>正文

健身踏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923 阅读: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踏板车,属健身活动器械技术。它由前叉架、踏板、后行走轮和折叠锁紧等装置组成,而所说的折叠锁紧装置,是采用设在扇形板上的扇形孔,以及设在扇形孔内的锁紧轴所作的运动,而实现折叠功能,同时采用偏心锁紧扳手实现锁紧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可靠,健身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目前较先进并富含趣味性的健身器械。(*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健身、游戏的具有前后行走轮且可折叠便于携带和存放的小型健身踏板车。已有的这类踏板车,诸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名称为“一种踏板车”,申请号为97239175.4和名称为“便携式多用滑行车”,申请号为8721323.3,两者虽然都具有行走轮、踏板,后者还具有折叠装置,但两者均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不足,特别是前者还设有手动式驱动装置,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健身活动的趣味性和健身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比较低,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且健身效果比较好的健身踏板车,以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它仍然由包括具有前行走轮和车把在内的前叉架装置、踏板、与踏板固定连接的后行走轮装置和折叠锁紧装置,而前叉架装置通过折叠锁紧装置与踏板连接,后行走轮装置则通过其尾叉架与踏板连接,其改进点在于,所说的折叠锁紧装置,由左右两块扇形板组成的扇形板副、固定轴、锁紧轴、调节轴、提升扣、复位弹簧和斜撑架等所组成,而在固装于踏板上的扇形板副的左右两侧的扇形板上,各设有等径且相对称的扇形孔,而在扇形孔的两终端各设有沿径向的长通孔。所说的锁紧轴,设在所说的左右两侧的扇形板上的扇形孔内且呈动配合,且在锁紧轴的一端且位于扇形板的外侧,设有调节螺母,而在锁紧轴的另一端,且位于扇形板的外侧,设有呈“+”形轴结构的偏心锁紧扳手,以致锁紧扳手可作“万向”转动。所说的提升扣用键装设在调节轴上,而提升扣的弯勾部分,则与锁紧轴相抱合配置。所说的固定轴,置设在扇形板副的轴孔内且呈动配合。所说的复位弹簧的一端扣在固定轴上,而其另一端则扣在锁紧轴上。所说的调节轴置设在用来连接前叉架与所说的锁紧装置的斜撑架的轴孔内,在调节轴的一端,且位于斜撑架的外侧上,设有带键配合的调节扳手,在调节扳手与斜撑架之间,设有扭簧,从而保证提升扣的弯勾部分,与锁紧轴始终处于抱合状态。通过调节轴扳手的旋转,带动提升扣旋转,令锁紧轴作提升运动,而由所说的复位弹簧令锁紧轴下移复位。所说的斜撑架的一端与前叉架装置的竖管固定连接,而其另一端则通过固定轴与折叠锁紧装置相互呈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所说的踏板的横截面呈 状,且踏板的底面沿纵向至少设有3条加强筋,以提高踏板的强度和刚性。所说的车把的竖杆套装在前叉架的竖管的管孔内,且在所说的竖管上口沿轴向开设有长通孔,在所说的竖管的上口,套装有开合抱箍。在所说的开合抱箍的一侧,设有螺栓副。通过松开或拧紧螺栓副,实现车把竖杆的高或矮的调节,以适应使用者的身材。在设在所说的车把上的左右握持把上,各设有弹簧销,而在车把的横管上设有与所说的弹簧销相配合的销孔,且所说的弹簧销呈 状,而在弹簧销的底部,设有盲孔,呈“U”形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说的盲孔内,而其另一端则抵制在握持把的管孔内,在所说的左右握持把之间,且位于车把的横管的孔内,通过左右管闷头,连接有弹性绳(如“牛皮筋”)。揿下弹簧销,即可令左右握持把从车把横管孔内取下或装上,从而实现左右握持把的拆卸,以更便于本技术的包装和携带。而弹性绳则可防免左右握持把的不慎丢失。在左右握持把手上,套装有柔性把套,以增加和改善使用舒适性。在所说的后行走轮装置处,设有刹车装置,而所说的刹车装置由后行走轮罩和弹簧板组成。且所说的弹簧板的一端固装(用螺钉连接、焊接或铆接)在踏板的底部,而其另一端则紧挨着后行走轮罩的内侧面,而所说的后行走轮罩,则通过过堂销轴,装设在后行走轮尾叉架上。在实际使用本技术时,若需要刹车,只可用脚踩下后行走轮罩,即可刹车,而松开脚踩,则由弹簧板的作用,而令行走轮尾罩与后行走轮脱离。通过以上改进后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可靠等特点,且由于前后各只有一个行走轮,在进行健身活动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自我保持平衡,因而其健身效果更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握持把手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叠锁紧装置的主视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踏板的横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踏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后行走轮装置的剖视示意图。请参阅附图1、2、3、4、5、6、7和8,本技术具有包括前行走轮1和车把2在内的前叉架装置3、踏板4、与踏板4相焊接的后行走轮装置5和折叠锁紧装置6。在前叉架装置3上如同自行车的结构那样,上下各设有平面弹子。在前行走轮1的轴与孔内装设有弹子轴承,前叉架装置3的竖杆通过抱箍与前行走轮1的竖杆相互固定连接。前行走轮1则装设在其蟹钳形轮架内。在前叉架装置3的竖杆(管)3-1的管孔内,套装有车把2的竖杆(管)2-1,且在竖管3-1的上口,沿轴向开设有长通孔3-2,在竖管(杆)3-1的上口,套装有开合抱箍3-3,所说的开合抱箍3-3的一侧,设有由螺栓和螺母组成的螺栓副3-4,松开或拧紧螺栓副3-4,可作车把2的高矮调节,以适合不同身材的使用者。踏板4的横截面呈 状,踏板4的底面沿纵向设有6条加强筋4-1,踏板4采用铝材一次拉拔成型。这样可充分保证踏板4的强度和刚性。踏板4与后行走轮装置5焊接连接,后行走轮5-5的轴与轴孔间设有弹子轴承,并装设在后行走轮装置5的蟹钳形尾叉架7上,弹簧板5-2的一端用两只螺钉固装在踏板4的底部,而其另一端则紧挨着行走轮罩5-1的内侧面,而后行走轮罩5-1,则通过过堂销轴5-4,装设在后行走轮尾叉架7上。在所说的车把2上的左右握持把3-5上,各设有一个弹簧销3-6,而在车把2的横管2-2上设有2个与所说的弹簧销3-6相配合的销孔2-2-1,且所说的弹簧销3-6呈 状(俗称“耙头”),而在弹簧销3-6的底部,设有盲孔3-6-1,呈“U”形弹簧3-7的一端,设在盲孔3-6-1内,而其另一端则抵制在握持把3-5的管孔内。在左右握持把3-5之间,且位于车把2的横管2-2的孔内,通过左右管闷头3-5-1,连接有“牛皮筋”一条3-5-2。从而实现左右握持把3-5的拆卸。在左右握持把手上,套装有柔性把套。而所说的折叠锁紧装置6的扇形板副6-1是由左右两块扇形板组成,左右扇形板则与踏板4焊接固装,在扇形板上各设有等径且相对称的扇形孔6-1-1,在扇形孔6-1-1的两终端,各设有沿径向的长通孔6-1-1-1,锁紧轴6-3装置在扇形板上的扇形孔6-1-1内,在锁紧轴6-3的一端,设有调节螺母6-3-1,而在锁紧轴6-3的另一端,设有呈“+”形轴结构的偏心锁紧扳手6-3-2。提升扣6-5用键装设在调节轴6-4上,而提升扣6-5的弯勾部分,则与锁紧轴6-3相抱合配置。固定轴6-2,置设在设在扇形副6-1的轴孔6-2-1内,复位弹簧6-6的一端扣在固定轴6-2上,而其另一端则扣在锁紧轴6-3上。所说的斜撑架6-7的一端与前叉架装置3的竖管3-1焊接连接,而其另一端则通过固定轴6-2与折叠锁紧装置6相互呈动连接。所说的调节轴6-4置设在用来连接前叉架3与折叠锁紧装置6的斜撑架6-7的轴孔6-7-1内,且在调节轴6-4的一端上,设有带键配合的调节扳手6-4-1,在调节扳手6-4-1与斜撑架6-7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健身、游戏的健身踏板车,它包括具有前行走轮(1)和车把(2)在内的前叉架装置(3)、踏板(4)、与踏板(4)固定连接的后行走轮装置(5)和折叠锁紧装置(6),且前叉架装置(3)通过折叠锁紧装置(6)与踏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折叠锁紧装置(6),由左右两块扇形板组成的扇形板副(6-1)、固定轴(6-2)、锁紧轴(6-3)、调节轴(6-4)、提升扣(6-5)、复位弹簧(6-6)和斜撑架(6-7)等所组成,在固装于踏板(4)上的扇形板副(6-1)的左右两侧的扇形板上,各设有等径且相对称的扇形孔(6-1-1),且在扇形孔(6-1-1)的两终端各设有沿径向的长通孔(6-1-1-1),所说的锁紧轴(6-3)设在所说的左右两侧的扇形板上的扇形孔(6-1-1)内且呈动配合,在锁紧轴(6-3)的一端且位于扇形板的外侧,设有调节螺母(6-3-1),而在锁紧轴(6-3)的另一端,且位于扇形板的外侧,设有呈“+”形轴结构的偏心锁紧扳手(6-3-2),所说的提升扣(6-5)用键装设在调节轴(6-4)上,而提升扣(6-5)的弯勾部分,则与锁紧轴(6-3))相抱合配置,所说的固定轴(6-2),置设在设在扇形副(6-1)的轴孔(6-2-1)内,所说的复位弹簧(6-6)的一端扣在固定轴(6-2)上,而其另一端则扣在锁紧轴(6-3)上,所说的调节轴(6-4)置设在用来连接前叉架(3)与所说的锁紧装置的斜撑架(6-7)的轴孔(6-7-1)内且呈动配合,在调节轴(6-4)的一端,且位于斜撑架(6-7)的外侧上,设有带有键配合的调节扳手(6-4-1),在调节扳手(6-4-1)与斜撑架(6-7)之间,设有扭簧(6-4-2),所说的斜撑架(6-7)的一端与前叉架装置(3)的竖管(3-1)固定连接,而其另一端则通过固定轴(6-2)与折叠锁紧装置(6)相互呈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焕培
申请(专利权)人:宋凤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