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检测装置和油雾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920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少反射光从而防止检测精度恶化的油雾检测装置和油雾检测方法。所述油雾检测装置具备收容体,收容体具有用于收容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收容空间以及供油雾导入的导入空间,在所述收容体内,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油雾照射,碰到油雾而反射或散射的光被所述受光元件接收,从而检测油雾。油雾检测装置包括透镜,透镜分隔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导入空间并且形成有向所述收容空间侧开口的有底槽,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一方具备第一导光区域,第一导光区域把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所述导入空间引导,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另一方具备第二导光区域,第二导光区域把由油雾反射或散射的光向所述受光元件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油雾的油雾检测装置和油雾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内燃机所使用的润滑油有时因轴承过热等而被加热从而成为油雾,作为检测这种油雾的油雾检测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油雾检测装置。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油雾检测装置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传感器收容室和油雾导入室,所述传感器收容室收容发光元件、受光元件、第一折射机构和第二折射机构,所述油雾导入室供油雾导入并扩散,在所述壳体内,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经过第一折射机构向油雾照射,碰到油雾而反射或散射的光经过第二折射机构被受光元件接收,由此检测油雾。而且,为了防止油雾进入传感器收容室,由透光窗将传感器收容室与油雾导入室之间分隔。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34836号可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存在相对于传感器收容室或油雾导入室导出或导入的光的一部分被透光窗反射,受光元件错误地接收所述反射光时导致油雾的检测精度恶化的问题。而且,由于所述反射光会因暴露在油雾中的透光窗的污染情况而变化,所以难以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反射光导致检测精度恶化的油雾检测装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雾检测装置,具备收容体,所述收容体具有用于收容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收容空间以及供油雾导入的导入空间,在所述收容体内,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油雾照射,碰到油雾而反射或散射的光被所述受光元件接收,从而检测油雾,所述油雾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分隔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导入空间,并且形成有向所述收容空间侧开口的有底槽,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一方具备第一导光区域,所述第一导光区域把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所述导入空间引导,并且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另一方具备第二导光区域,所述第二导光区域把由油雾反射或散射的光向所述受光元件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2 JP 2015-0875921.一种油雾检测装置,具备收容体,所述收容体具有用于收容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收容空间以及供油雾导入的导入空间,在所述收容体内,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油雾照射,碰到油雾而反射或散射的光被所述受光元件接收,从而检测油雾,所述油雾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分隔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导入空间,并且形成有向所述收容空间侧开口的有底槽,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一方具备第一导光区域,所述第一导光区域把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所述导入空间引导,并且所述透镜在被所述有底槽分隔的另一方具备第二导光区域,所述第二导光区域把由油雾反射或散射的光向所述受光元件引导。2.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油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呈球面形状的第一透镜部件,配置在所述收容空间侧且形成有所述有底槽;以及呈圆柱形状的第二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俊行日下竹史安部升望月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大发柴油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