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景观,尤其是一种降低水量对瀑布影响,提高瀑布景观效果的人工瀑布。
技术介绍
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即形成了常说的瀑布景观,瀑布以其由山水有机结合的特点,成为极富吸引力的自然景观。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工瀑布景观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水景景观形式。人工瀑布通常由水源的蓄水池、落水堰口、瀑身以及承瀑潭等几个部分构成,蓄水池在上、而承瀑潭在下,蓄水池靠近承瀑潭一侧的坝体顶部为落水堰口,水流从落水堰口溢出,落入承瀑潭中,水流在下落过程中形成瀑身。有些人工瀑布为了增加瀑身的美观程度,会在落水堰口与承瀑潭之间的垂直空间内设计一个瀑布底衬,并在瀑布底衬加上灯光效果,以此提高人工瀑布的美观度。但是现有人工瀑布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仅考虑丰水期的瀑身效果,同时瀑布底衬与承瀑潭中的灯光效果也是以丰水期作为参考,但是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枯竭,丰水期越来越短,而相应的枯水期越来越长,多数瀑布由于水量降低,瀑身仅有少量水流,造成瀑身紧贴瀑布底衬下落,即贴壁流,严重影响了人工瀑布的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人工瀑布在枯水期,由于水量减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瀑布,其特征在于该人工瀑布包括蓄水池(1)、落水堰口(2)、承瀑潭(3)以及瀑布底衬(4),蓄水池(1)设置在承瀑潭(3)上方,落水堰口(2)设置在蓄水池(1)一侧,承瀑潭(3)设置在落水堰口(2)下方,瀑布底衬(4)垂直设置在落水堰口(2)与承瀑潭(3)之间;落水堰口(2)顶部还设置有挑沿石(5),挑沿石(5)一端凸出于瀑布底衬(4),挑沿石(5)该端头与瀑布底衬(4)之间的垂直间距为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瀑布,其特征在于该人工瀑布包括蓄水池(1)、落水堰口(2)、承瀑潭(3)以及瀑布底衬(4),蓄水池(1)设置在承瀑潭(3)上方,落水堰口(2)设置在蓄水池(1)一侧,承瀑潭(3)设置在落水堰口(2)下方,瀑布底衬(4)垂直设置在落水堰口(2)与承瀑潭(3)之间;落水堰口(2)顶部还设置有挑沿石(5),挑沿石(5)一端凸出于瀑布底衬(4),挑沿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金,郑小芳,屈玉竹,孙文杰,郑红,司建强,蒋敏,韩雪丹,魏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